首页 理论教育 性格培养对策:环境与教育因素

性格培养对策:环境与教育因素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客观环境的影响在人的个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环境的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更是起着主导作用。然而,人所特有的个性的发展,却并不由这种自然环境所决定。由于各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所接触到的“人类化的自然”不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内容和个性发展水平。以上3个方面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个性发展的源泉,决定了个性发展的内容和水平。

性格培养对策:环境与教育因素

客观环境的影响在人的个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环境的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更是起着主导作用。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于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环境,人的个性发展也不例外。但是,人的生活环境与其他动物的环境却有本质的不同。动物的环境是由于天然存在的自然构成的,这种天然存在的自然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环境,是人与动物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它,人和动物都不能生存下去。然而,人所特有的个性的发展,却并不由这种自然环境所决定。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纯粹的自然环境中,完全不接触人类社会环境,那么,这个人只能有动物的心理,而不可能有人的心理,就如前面所说的狼孩那样。对于人的身心发展能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应当包括以下3个部分:

1.经过人改造过的自然

这种经过人改造过的自然,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打下了人的意志的烙印的自然。恩格斯说:“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这种自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包含了物质化的社会经验。当这种自然物作用于人的大脑时,在人的大脑中不仅会反映出这种自然物的形象,而且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还能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包含在这种自然物中的社会经验。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类化的自然,才能产生出来。”正是由于在人的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人类化的自然”,它不断地以观念的形态移植于人脑之中,它就构成了人的个性发展的一个方面的丰富源泉和内容。由于各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所接触到的“人类化的自然”不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内容和个性发展水平。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是构成人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的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首先,人一生下来,就要与其他人发生各种交往,其他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会在他身上产和各种影响,积极作用于他的发展。同样,一个人正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借助于其他人的语言解释或动作示范,才得以了解各种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意义与作用,从而各种环境的因素也才可能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人类社会中,每个成员也总是和其他成员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一个人出生到世界上来,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与人关系的体系之中,这种社会关系体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这种阶级地位会对人的思想、心理产生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面貌、需要、兴趣、情感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同时,各个阶级所拥有的不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阶级社会中,一部分人占有发展的垄断权,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夺了发展权),也影响到人的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较低层次看,青少年儿童总是直接生活在各种社会细胞之中,如家庭、邻里、同伴、集团、学校等等,其中所发生的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均能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个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近期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就说明家庭的结构和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都会在儿童的个性发展中留下它的痕迹。

3.社会意识形态(www.xing528.com)

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产生了语言文字以后,便借助于语言文字,把实践中所积累与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点,以科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形式保存起来,并一代代流传下去。一个人从掌握语言文字开始,就在与成人交往中接受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由于语言文字有间接和概括性的特点,所以社会意识可以大大扩大和加深环境对人的影响,使人不仅可以接受当时、当地的事物的直接影响,而且可以接受那些古代和外域事物的间接的影响;不仅可以接受事物外表特征的影响,而且可以接受其内部意义的影响。社会意识是形成个人意识的客观因素,它对于个体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3个方面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个性发展的源泉,决定了个性发展的内容和水平。

但是,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人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人对外部环境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的能动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人是通过他所参加的实际活动来对环境影响做出反映并获得发展的,即是在人这一主体与客观环境这一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反映客体并获得主体自身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深刻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的旧唯物主义的错误,明确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活动的特殊机制,就是把主体纳入客观环境的现实之中,并且把这种客观性的东西改变为主观性的形式。外部环境纷繁众多,但只有作为活动的对象,才能显现它的意义和作用,才会被纳入主观映象的领域,才能够沟通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境的渠道,作为环境影响的外部因素才能与主体内部的动机、需要、认识、意志等因素发生交互作用,主体也才能在环境影响下获得发展。环境及其影响是客观世界的东西,人的意识是主体精神世界的东西,活动把这两个世界联系起来。它说明,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由于人所从事的是不同水平和不同性质的活动,环境也就从不同水平和不同方向上去影响和作用于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可以从事有益的活动,使人获得良好的发展;相反,在优良的环境条件下,由于人所从事的活动是有害的,良好的环境也不可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在活动中,人不仅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改造客观环境,人可以充分发挥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和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创造一种积极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人才成长的“逆境定律”,说明“逆境”可以改造为有利于人的发展的“顺境”,这充分说明人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地受环境摆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的发展。

其次,人又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种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来对客观环境做出反映的。每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但它一经产生后,就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以后,当其他环境因素作用于人时,就要由原来已经获得和形成的知识、经验、需要和兴趣等来对外部影响进行改造和制作,通过这样的思维矛盾运动来接受外部的影响。由此说明,人的大脑不是一种原料的“仓库”,而是一个“加工场”。也正因为这样,同样的环境影响,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对于环境的影响决不能从简单的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否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人们所从事的各种不同的实际活动,以及人们各种不同的主观状态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某种环境中的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必然导向某种方向、达到某种水平的“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当然同样也不能否认,人从事这样或那样的实际活动,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主观状态,最终还是由客观环境所决定的。

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青少年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一种特殊环境:同时,它又是把环境的影响有效地转化为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学校把经过改造的自然、人及人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环境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以系统化的形式影响于学生。教育这种特殊环境之所以能在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在于:①它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按照一定的需要做出取舍,撷取其中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符合发展需要的因素。②这种环境影响较为系统,青少年学生只有在教育中才能获得体系化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比较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在人的个性发展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育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际活动。前面说过,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各种实际活动,才能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形成人的认识和各种个性心理特征。在学校中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同时,这种活动又是在成人的组织也指导下进行的,它可以通过有效的活动方式大大缩短反映的过程。青少年学生在学校的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接受学校环境所施加的各种影响,迅速、有效地反映这种影响,从而发展了他们的知识、智力和各种个性品质。

正是因为学校教育既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际活动,这也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它在青少年学生和个性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更显现了它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大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离开了学校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当代的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极力主张早期对儿童施加系统的教育,也就是及早地把儿童置于学校(幼儿园)的影响之下。他们普遍认为,早期教育,有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有助于科学尖端人才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