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和成本分析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和成本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拥有现金可以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取决于企业规模、现金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的偏好。因此,企业需持有若干现金以防不测。如果企业临时借款能力强,则预防性需求所需持有的现金数额较小;反之则较大。为达到这一目的而持有的现金称为投机性余额。因此现金持有量的高低必然通过证券变现次数的多少而对转换成本产生影响。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和成本分析

1.现金的含义、特点及管理目标

(1)现金的含义

现金是指企业可以立即用作支付手段并能被普遍接受的资产,即以货币形态占用的那部分资金。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狭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这里所讲的现金是指广义的现金。

(2)现金的特点

①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

现金可以用来满足生产经营开支的各种需要,也是还本付息和履行纳税义务的保证。

②拥有足够的现金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

拥有现金可以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债务的可清偿性。

③现金不能或很少提供收益,是非营利性资产。

现金存量过多,所提供的流动性边际效益会下降,从而使企业的收益水平降低。

(3)现金的管理目标

对现金的管理,主要围绕以下两个目标来进行:一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对现金的需要;二是尽量减少企业闲置现金的数量,提高资金报酬率。

2.现金的持有动机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其现金的持有动机或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交易性需求

交易性需求是指企业持有现金以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为了满足交易性需要和日常经营活动对货币的需要,企业必须持有现金。如果每天的现金流出量与现金流入量能密切配合,企业就不需要持有大量的现金,现金余额甚至可以降低到0。但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企业提供的信用条件与企业接受的信用条件不同、季节性的大量现金支出或购买大量廉价原材料等,会使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很难同量同步。因此,为使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这些现金称为交易性余额。

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取决于企业规模现金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的偏好。企业规模越大,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低;采取现金集中管理,建立内部银行的企业,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比采取分散管理的企业较少,反之则较多;愿意承担风险的管理者,其交易性需求的现金数量较少,反之则较多。

(2)预防性需求

预防性需求是指企业持有现金以应付意外事件的现金支付需要。企业现金的收支量通常很难被准确地预测出来,而现金流量的可预测程度也会随着企业管理与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企业需持有若干现金以防不测。这些当作安全存量用的现金称为预防性余额。

预防性需求所持有的现金数额,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①现金收支预测的准确性程度。

现金收支预测的准确性程度越小,所需持有的现金数额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②临时借款能力。

如果企业临时借款能力强,则预防性需求所需持有的现金数额较小;反之则较大。(www.xing528.com)

③企业愿冒缺少现金风险的程度。

如果企业不愿冒缺少现金的风险,则预防性需求所需持有的现金数额较大;反之则较小。

(3)投机性需求

有时企业也会持有一些现金,以便能随时购买偶然出现的廉价材料或资产,比如,在适当时机购入价格有利的有价证券等。一般而言,除金融企业和投资企业外,其他企业很少专为投机动机而持有现金。为达到这一目的而持有的现金称为投机性余额。

(4)补偿性需求

补偿性需求是指企业维持良好的银企关系,按银行规定在其存款账户中维持一个最低的存款余额的现金需要。银行常常通过将客户的存款贷放出去获得利润。因此,银行的存款越多,其可贷放的资金也就越多,可获得的利润也可能越多。因此,有时基于贷款、存款的规定,有时也因给客户提供额外服务的需要,银行通常会要求客户在其存款账户中维持一个最低的存款余额,这种余额称为补偿性余额。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可以将大多数企业管理的现金余额视为由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补偿性余额四个部分构成,但由于企业可以使用相同的现金余额来同时达到一种以上的目标,所以无法估计出企业适当的现金余额。只不过企业在决定其目标现金余额时,需要将以上四个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

3.现金的持有成本

(1)现金管理成本

现金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现金而发生的人员工资等管理费用。现金管理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无直接关系,一般属于固定成本。

(2)现金机会成本

现金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由于现金资产盈利能力最低,保留现金必然丧失再投资的机会及相应的投资收益,从而形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这种成本在数额上等同于资金的投资收益。现金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直接相关,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反之则越低。因而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本。

(3)现金短缺成本

现金短缺成本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等方式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即与现金持有量呈负相关

(4)现金转换成本

现金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证券过户费、交割手续费等。现金转换成本根据交易特征分为以下两种:

①变动性转换成本。

这是每次根据交易额的多少付出的交易费用(如委托买卖佣金等),即每次变动、总额不变。该费用的多少只与交易的总金额有关,而与交易次数无关,属于决策无关成本。

②固定性转换成本。

这是按交易次数的多少付出的交易费用(如过户费等),即每次不变、总额变动。转换成本与证券变现次数呈线性关系,即:

转换成本总额=证券变现次数×每次转换成本

在现金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现金持有量越小,证券变现的次数越多,相应的转换成本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现金持有量的高低必然通过证券变现次数的多少而对转换成本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