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案例分析:网银诈骗盗刷银行卡内资金

经典案例分析:网银诈骗盗刷银行卡内资金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剖析:此类诈骗一般以积分兑换、网银升级等名义要求事主点击短信链接,填写个人信息,从而盗刷银行卡内资金。

经典案例分析:网银诈骗盗刷银行卡内资金

1.网络交易诈骗

李先生在网上购买了一件衣服,几分钟后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消息,称其网上购买的衣服出现异常需要办理退款,并发来一个截图,截图上留有淘宝客服技术支持人员的联系方式。李先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添加对方的QQ号后,按照客服提示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之后李先生并未收到退款,也联系不上那位客服,李先生立即查询了银行卡余额,发现卡中的余额已被转走。

案例剖析:在网络交易诈骗中,诈骗分子掌握受害人的相关网购信息后,以“退款”或“退货”为由要求受害人添加非购物平台提供的聊天工具,取得信任后利用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输入银行卡信息。

2.假机票诈骗

王先生收到一条某航空公司发来的航班改签退票短信,承诺免费办理改签退票服务且补偿人民币400元。王先生拨通短信上的电话与之取得联系,对方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及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王先生操作完毕后发现其银行卡内的5999元钱被转走。

案例剖析:随着人们出行的增多,购买飞机票发生改签或退款的情况也随之增多,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掌握受害人出行信息,通过发送短信等方式告知受害人航班改签,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再诱使受害人输入银行卡信息。

3.钓鱼链接诈骗

李女士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内容为银行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234元,请点击链接进入网站查收。信以为真的李女士点击短信上的链接进入页面,填写银行卡信息以及验证码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转走5000元。

案例剖析:此类诈骗一般以积分兑换、网银升级等名义要求事主点击短信链接,填写个人信息,从而盗刷银行卡内资金。

4.网络中奖诈骗(www.xing528.com)

周小姐在一款App上看到了一条抽奖信息,随手一点竟然抽中了价值3000元的金首饰6件套。页面提示金首饰不收取任何费用,但需要到付邮费99元。抱着试一试心理的周先生在上面填写了个人信息。没过几天,快递到了,沉浸在喜悦中的周小姐,想都没想就签收了快递,并按照约定向快递员支付了99元的快递运费。可是佩戴了没多久,金首饰竟然开始褪色,周小姐这才意识到自己是遇到了诈骗。

案例剖析:网络中奖多为骗局,诈骗分子利用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受害人在支付快递费后就会发现物品与描述不符,其价值十分低廉。

5.付款码截图

小赵在朋友圈化妆品生意,一天一个昵称为“美美”的人称要购买眼霜,但是自己当日红包和转账金额都已超额,让小赵发二维码给自己扫码付款。小赵将收款码截图发给“美美”后对方称该码不对,并诱导小赵将付款码发给自己。在“美美”的提示下小赵一共发送了3个付款码,损失1500元。

案例剖析:该类骗局在于受害方搞不清微信的付款码和收款码。骗子通常会以当日红包达到上限或者扫二维码更方便为由索要二维码,并误导受害者将付款码当成收款码提供给自己。根据微信钱包使用说明,在安全系统保护下:每笔小于1000元的订单无须验证支付密码,也就是说商家使用扫码枪或者摄像头扫付款码即可直接完成付款,不需要密码。

6.刷脸盗用

余某跟室友陈某租住在城区的一处出租房内,同睡一张床的两人平时也会一起玩手机游戏,那时余某就知道了陈某的手机开锁密码。3月15日凌晨,在确认陈某已经睡熟后,余某拿起陈某放在枕边的手机,点开了支付宝,看到陈某的支付宝账户里有10000余元,于是,他对着陈某的脸迅速刷了一下,10000元直接转入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

案例剖析:任何支付形式都难以避免被攻击的可能,手机密码等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以免费体检等为名目而要求采集面部信息的新型诈骗形式,要保持足够警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