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提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提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本节中讨论的智慧城市和下节中的工业物联网领域,主要是面向政府等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级用户。智慧城市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狭义上讲,主要是通过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城市管理是一个相对基础的服务体系,智慧城市系统的建设,将会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比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完善,也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车联网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提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前面提到的车联网和智慧家居领域,主要是面向个人用户。而本节中讨论的智慧城市和下节中的工业物联网领域,主要是面向政府等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级用户。虽然底层的物联网相关技术以及体系结构类似,但服务对象不同,商业模式有较大区别。

前面提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普及拓展了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促使服务类电商兴起,这些服务主要是面向个人用户。对企业级用户而言,智能终端虽然在移动办公、远程管理等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智能终端自身的功能限制(如屏幕小、输入困难等),并不适合大规模部署企业级应用,在企业生产以及管理系统中,主要是作为一种补充的技术手段。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对商业模式的改变,更多地体现在个人消费市场。

物联网可以看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延续,相应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得到验证的商业模式会在物联网时代进一步发展。比如前面提到的车联网和智慧家居领域,最终也有可能形成类似移动互联网终端上的商业入口,采用基于导流的商业模式。但当前车联网领域受到智能驾驶等技术发展速度的限制,难以商业变现,而智慧家居领域市场非常分散,短期内难以形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目前的主要格局还是围绕自有硬件搭建系统,不同厂商的硬件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当前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尚没有找到满足用户刚性需求的爆点,推广速度低于预期。

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面向企业级和政府的物联网服务发展可能会快于面向个人的服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终端主要仍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工具,最重要的盈利模式是形成导流平台,成为连接商品和服务的入口,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能力有限;而物联网是一个包含数据采集、传输、计算处理的完整系统,其前端传感器和运算单元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分散于生产和生活环境中,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在提升效率方面的潜力巨大。第二,前面已经提到,个人的生活环境中非标准化严重,而物联网只有在形成整体系统后才能发挥出网络效应的优势。当前的面向个人服务的物联网,如智慧家居场景下的智能硬件,用户需要针对各厂家的硬件,安装软件使用相关服务,不同服务仍处在碎片化的状态。而面向企业级用户及政府客户的物联网系统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部署,不同子系统之间可以协同配合,整体性相对较好。第三,目前面向个人的物联网服务领域没有出现成熟的商业模式,如在车联网领域,仍以提供收费服务为主要盈利手段,用户的认可度相对不高,而受制于技术,车联网领域出现类似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消费入口短期内仍无法实现。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在早期推广时仍采取平价或是补贴消费的策略,且受众不广,主流仍为硬件产品的发烧友等,也影响了系统的变现能力。相对而言,企业级物联网服务主要目的是自用以提升生产效率,建设智慧城市是政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举措,都可以被视作一种投资行为,由目标用户出资建设,盈利模式相对清晰。(www.xing528.com)

智慧城市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狭义上讲,主要是通过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相比原管理系统,智慧城市系统主要有两方面提升:第一是减少管理中的人力需求,提升响应速度,比如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状态,减少人力巡检的频次,通过机器算法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异常情况进行自动预警等;第二是通过对城市管理流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离线分析,有助于提升长期规划水平。

相对于智慧家居领域,智慧城市的分散化程度要轻,但是城市管理领域由多个部门协同完成,同样存在“数据孤岛”现象,不同领域的信息化基础水平不同,也影响了智慧城市系统普及的速度。当前的主要工作集中于安防领域,其他方向的应用仍有待探索和拓展。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城市管理是一个相对基础的服务体系,智慧城市系统的建设,将会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比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完善,也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车联网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物联网系统虽然呈现局部性、碎片化的特点,但不同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