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横向收入到纵向经营: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从横向收入到纵向经营: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横向收入,商品型管理,传统意义上靠赚取产品差价盈利的收入模式。图:横向收入到纵向收入示意图传统企业的收入大多来自于横向,即一样商品进价50元,零售70元卖出去或者批发60元卖出去,中间存在一个差价,企业赚的是产品差价的钱。截至2017年7月24日,娃哈哈福礼惠商城从0粉丝,做到了1500万活跃粉丝。

从横向收入到纵向经营: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横向收入,商品型管理,传统意义上靠赚取产品差价盈利的收入模式。

横向收入:产品溢价+代理费+情怀溢价+异业合作

•纵向收入,用户流量数据管理

纵向收入:粉丝价值+数据价值+品牌溢价+平台价值+资本价值

纵向收入是基于人、基于用户流量、基于数据去思考的。

图:横向收入到纵向收入示意图

传统企业的收入大多来自于横向,即一样商品进价50元,零售70元卖出去或者批发60元卖出去,中间存在一个差价,企业赚的是产品差价的钱。

那么把收入从横向上升到纵向是什么意思呢?

企业横向的生意还是跟原来一样地做,钱还是照样地赚,只不过通过把流量从线下圈到线上,通过对流量的分发、互导、分成等操作,“无中生有”出纵向的粉丝、数据等价值,并最终通过对数据的运营做到变现。

这也是娃哈哈福礼惠“不花一分钱,估值十个亿”背后的运作逻辑。娃哈哈的水还是跟原先一样地卖,只不过在每年300亿流量入口的瓶身上,给予了用户一个扫码理由,把本来喝完水就把瓶子扔掉的用户吸引到了福礼惠商城上,并通过一系列连贯动作的设计,让粉丝活跃在了线上。截至2017年7月24日,娃哈哈福礼惠商城从0粉丝,做到了1500万活跃粉丝。而这1500万粉丝,又成为后期大号导流、异业合作、融资估值等数据变现的染料

下面,我们通过林清轩互联网化十大价值来深入地阐释,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如何在横向价值的基础上,“无中生有”出纵向价值。

案例:林清轩互联网化十大价值

一开始,林清轩算是互联网化零基础企业,其盈利全部来自于横向的产品差价收入。比如一瓶山茶花油成本100元,卖价300元,中间刨去店面、人力等成本,最终净利润100元,这100元净收入,就是林清轩全部的收入来源。

然而这里有个白白浪费掉的一环,那就是用户。每天走进林清轩门店的用户、路过林清轩门店的自然客流、办了林清轩会员卡的粉丝,这些用户林清轩通通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后来,林清轩利用实体门店的优势,推出“一元绿叶皂”这一单价极低的补贴产品,抓住用户心理,通过“扫码得手工皂”的活动把用户圈到了店里,也圈到了线上。绿叶皂成了林清轩的流量产品,起的是引流的作用。后来在林清轩与娃哈哈福礼惠合作过程中,基于市场反响,产品迭代更新,又推出了3ml小瓶山茶花油的免费体验装引流吸粉。

随着用户的不断到店,林清轩的直营门店成了铁粉的“打卡圣地”,出于对品牌的好感,粉丝到店体验、购物都会自行拍照进行二次传播。此外,林清轩在浙江省安吉县还建有一个农场,用户可以去到那里体验感受山茶花油等产品的生产过程,唯美的生态直接刺激粉丝拍照进行二次传播。林清轩直营门店、安吉农场,通通成了林清轩的拍照产品,为品牌的二次免费且有信用背书的传播打下基础。

越来越多的粉丝使购买基数越来越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企业很容易就判断出店里什么产品卖得好,什么产品卖得不好,就这样,山茶花油这一爆品诞生了。基于市场反应、数据反馈(并不是企业自作主张乱涨价),山茶花油从原先的138元/瓶,同款涨到了678元/瓶。基于数据的革新是科学的,即使涨价,山茶花油的销量依旧火爆。爆款产品同时又把产品本身打造成了流量入口,吸引了更多客流入店,连带销售了其他如爽肤水、身体乳等利润产品。

当林清轩在布局企业横向价值的同时,他同时又把线下圈上来的粉丝圈到了线上,从而孵育了由流量数据生发出来的“新”价值。

当粉丝活跃在线上,林清轩产生了什么价值呢?

新媒体价值:林清轩公众号的阅读量几乎可以达到篇篇10万+。公众号10万+的阅读量在活粉之间传播,其传播效果好过一张地级城市报纸的宣传,并且,还是免费的。

粉丝价值:林清轩的粉丝从0发展到200万,注册会员300万+,为后期异业合作打下了基础。(www.xing528.com)

品牌溢价:当一个品牌粉丝多了、销量高了,品牌就值钱了。品牌值钱了则表示:消费者愿意为了这个品牌付更多的钱。不然,同样是包,为什么香奈儿的包、LV的包卖那么贵?就是因为品牌溢价。

渠道价值:林清轩已基本实现新媒体、新渠道、新业务的三新架构搭建,具有强大的数据承接能力与传播宣传能力。

平台价值:林清轩现在拥有417家直营门店,每天光是门店的自然流量,就是极可观的数量,无论是分众,还是导流,这417家门店都极具价值。

数据价值:当林清轩拥有如此大体量的粉丝基数,其粉丝数量就有了数据价值,万达飞凡补贴林清轩就是为了其后的用户数据。

林清轩生发出来的一系列纵向价值,又成为其数据变现的基础,比如新媒体平台拥有分众的价值,粉丝价值拥有异业合作的价值,粉丝数据又具有融资估值的价值。

能够在未来做大做强的企业,必定像林清轩这样形成了IT+DT=BI生态闭环的企业。

案例:酷乐潮玩场景送礼电商

酷乐潮玩是一家拥有200万粉丝基数的,汇集音乐动漫礼品、配饰的超人气潮品乐卖场。用户画像主要为:15~20岁的年轻学生群体,女性占比较高。

然而针对这一现实,酷乐潮玩存在一个问题:由于酷乐潮玩不做电商,做的是纯线下实体店生意,如果这群15~20岁的用户想买礼品送给亲朋,就需要专门跑到线下实体店去买,而现在的学生群体学习压力大,一来没那么多时间跑商场;二来即使是空余时间,他们也会把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玩手机上。总的来说,纯线下的、实体的经销方式,会一定程度上增大用户的距离阻力、搜索阻力,从而把一部分潜在业绩拒之门外。

那么针对以上的情况,喜业帮酷乐潮玩策划推出了线上场景送礼电商,旨在通过线上场景送礼的更移动性、趣味性的方式,达到粉丝线上裂变、线下进店消费的效果。

设计原因: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消费功能性产品,他们想要的是娱乐性、内容性以及仪式感的产品。比如,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小资的生活方式;网红奶茶店卖的其实也不是那一杯奶茶,而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所以,想要让年轻人买单,一定要找到可以打动他们的那个痛点。

酷乐潮玩线上场景送礼切中的痛点在于:趣味性、移动性、仪式感。一般朋友之间互送礼物,传统上就是朋友小王去线下零售店,买了个娃娃,然后包装一下送给朋友小李。但是场景送礼的点在于,通过线上即可索取礼物、又可赠予礼物的送礼方式,给予了送礼这一过程足够的惊喜感与新鲜感;同时也给了送礼方与受礼方足够的仪式感,满足一定程度的社交需求;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送礼在手机上即可完成,减少了距离阻力、搜索阻力,极大调动了没有时间或者“死宅”用户群体的参与感。

操作流程: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制作H5页面,用户可以根据H5页面进入送礼场景。制作不同的场景的原因在于,用户不再局限于单一情怀而是以多元化的情感去进行礼品的内容选购。酷乐潮玩设计了两种送礼形式,一个是我想你,另一个是用心说。

我想你的设计流程更多的是:基于惊喜感引发二次传播。用户可以通过H5进入场景送礼页面,页面根据不同的关系制作了七种场景:上下关系对应对不起、师徒关系对应谢谢你、情侣关系对应我爱你等,场景刺激情感,最终刺激消费。用户为亲朋选购礼物,并把页面链接发给受礼人,同时系统自动生成文案。收礼人收到礼物时就会存在“哇的惊喜”,获得远超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体验,从而进行二次传播。

用心说的设计流程侧重的则是粉丝裂变、入店消费。用心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送礼方,另一部分是索礼方。跟我想你一样,双方通过微信公众号H5页面进入场景送礼页面,选购商品或者索取商品,最终商品以卡券的形成呈现在索礼人抑或送礼人的微信账户里。双方依照卡券到线下实体店进行礼品兑换即可。

无论是用心说还是我想你,通通设计了迎合用户炫耀心理的PK机制,比如当送礼人为朋友选购了礼物之后,就会收到类似“恭喜×××完成第5次赠送,你的人品指数超越了92%的用户”的提示,从而刺激用户选购更多礼品。

两种场景营销形式满足了有时间、没时间、想保持惊喜、想送礼、想索礼等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满足用户群体娱乐性、移动化且充满仪式感的社交需求。

导流方式:除去酷乐潮玩本身200万的粉丝基数,和每个月612万的自然流量,酷乐潮玩还进行了异业非竞品之间的大号导流合作。大号导流一部分是线上导流,另一部分是线下活动导流。异业合作进一步扩大了酷乐潮玩的粉丝基数,提高了线上粉丝裂变、线下入店的效率

横向到纵向:酷乐潮玩通过场景送礼电商,一下把线下的粉丝引流到线上,通过用户运营,刺激粉丝二次裂变,并且在粉丝裂变、消费的过程中收集用户数据,在产生业绩的同时实现数据价值,为后期数据的重复使用、数据变现打下基础,最终形成从横向收入到纵向收入的生态闭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