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尔:永不忘危机意识的管理创新者

海尔:永不忘危机意识的管理创新者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海尔入选,排名第89 位。但在众多光环笼罩下,海尔没有骄傲,“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是海尔危机意识的真情表露。张瑞敏提出的海尔危机理念与GE 的思想如出一辙。驻外人员远离集团大本营,日常行为主要靠自身素质的约束。张瑞敏在多种场合表示,尽管海尔仍能以很快的速度发展,但极限随时都会出现,这与公司大小无关。海尔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其管理成熟度和规范化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不亚于大型跨国公司。

海尔:永不忘危机意识的管理创新者

企业是否具有危机意识,关系着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行动力,亦维系着组织的成长与创新。一个组织越是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就越容易忽略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危机意识。越缺乏危机意识的组织其变革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不足,也就越可能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 全球领先的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鄄BrandLab)于2005年4 月18 日发布了第一个《世界品牌500 强》排行榜,可口可乐蝉联第一,微软取代麦当劳排名第二,Google取代诺基亚排名第三。中国海尔入选,排名第89 位。这是中国人的自豪,民族的骄傲。但在众多光环笼罩下,海尔没有骄傲,“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是海尔危机意识的真情表露。

企业要想不断地稳步发展,就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危机迟早都会来的,危机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张瑞敏曾经把当代最优秀的CEO、GE 公司前掌门人杰克.韦尔奇称作市场经济下的奇人。韦尔奇管理的一大特点是,不断在企业内部进行革命。他奉行一种“在必须变革之前作出变革”的哲学,甚至在大获成功之后,他还说:“对于我们的企业现在处于什么地位,我全然没有把握。”张瑞敏提出的海尔危机理念与GE 的思想如出一辙。

为了唤醒员工的危机意识,张瑞敏给大家讲述了意大利梅洛尼公司的故事。20年前,美国GE 公司把意大利梅洛尼公司的负责人梅洛尼先生叫过去说,我们决定收购你的公司,你回去准备一下。梅洛尼先生很生气地答道:我没有决定卖掉我的公司。美国人撂下一句话:那你回去就等着瞧吧!

20 年后,梅洛尼公司还存在,品牌还是自己的,并且家电产品已在欧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梅洛尼老先生说:“这20 年来,我就是拼命地跑,不敢喘气,只有这样,我的公司才避免了被别的大公司吞并。”

这是梅洛尼先生在博览会上亲自讲给张瑞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上万员工圈内很快成为议论的话题。洗衣机部的戚生说:拼命地跑,首先要战胜自己的惰性。驻外人员远离集团大本营,日常行为主要靠自身素质的约束。我们在北京时,商场就这样评价说:“外地驻北京人员中,没有时间玩棋的只有海尔”。

张瑞敏在多种场合表示,尽管海尔仍能以很快的速度发展,但极限随时都会出现,这与公司大小无关。

当一个企业感到疲倦,不能创新,不能战胜自我的时候,极限随时都有可能到来。海尔一旦决策失误,也许就会像泰坦尼克号,顷刻沉没。为防止这一点,必须使经常性的企业重组成为组织生活的一种方式。

打破平衡,展开竞争,螺旋上升——这是张瑞敏提出的海尔集团内部运行机制的总思路。他认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事物都是在不断打破旧的平衡,走向新的平衡的运动过程中得以保持活力和发展。其实,打破平衡的做法,正是海尔稳步发展的奥秘。

海尔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其管理成熟度和规范化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不亚于大型跨国公司。海尔正在进行的市场链再造,可能预示着中国企业界的“下一个大事件”(the next big thing)。目前,海尔推进的“SBU”、“MMC”、“资源存折”等一系列创新模式,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滋生出诸多问题和新的挑战,但如果海尔成功了,在全世界将是独一无二的。(www.xing528.com)

在企业危机管理方面,很多在发展壮大中的企业总裁都达成了共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只有18 个月”,作为世界上最强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仍然具有这样强烈的危机感,可见越是强者危机意识越强烈,发展企业的动力也越强大。

联想柳传志也说过:“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英雄所见略同,华为任正非说:“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冬天?”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是否具有危机意识,关系着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行动力,亦维系着组织的成长与创新。一个组织越是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就越容易忽略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危机意识。

越缺乏危机意识的组织其变革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不足,也就越可能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

当今世界忧患意识最强的是犹太民族,犹太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个经典案例,父亲把孩子抱到很高的一个地方,对他说“儿子,你放心的往下跳,爸爸会接住你”,于是孩子开心地跳了下来,这时父亲居然纹丝不动,看到孩子摔得哇哇大哭,还教育儿子说:“在这个世界上,你谁也不能相信,包括父亲,你只能相信你自己。”通过这种方法,犹太人从小就被灌输了危机意识,所以长大以后就会小心谨慎、思想缜密。

因此,危机意识是一种对环境时刻保持警觉并随时做出反应的意识,它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认识上:我们的头顶都高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被无处不在的危机包围着,在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信息传播一日千里的“地球村”时代,任何一个坏消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扩散,从而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

什么时候决策者不再是企业前行的推进力量,而是滞后的力量,就意识着丧失了做企业领导人的资格。企业要想导入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改变观念,树立危机意识。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关键问题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主人公意识的基础上还是危机意识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分水岭。危机管理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措施。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企业家,不配做现代企业家。

企业最大的危机和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自我。企业主体只有不断走出自我,超越自我,才能使企业本身有所突破;企业主体只有不断奋进,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得到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