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水景观的审美层次与认知心理相关

山水景观的审美层次与认知心理相关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层次依托于人们的认知心理。我国古代典籍中对于山水审美层次早有论述,王昌龄的“诗三境”,皎然的“取境”,宗炳的“畅神”。以中国山水文论、画论为纲,梳理其中关于审美主体及山水欣赏模式的主要理论及阐释并评述,如表1-2所示。此外,郭熙还对四季景观的变化、主体观赏山水时心境的变化进行了阐释,使画中山水景物成为有“运动形式”的“活物”“活体”。

山水景观的审美层次与认知心理相关

审美层次依托于人们的认知心理。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讲人们对事物有不同的认知层次。我国古代典籍中对于山水审美层次早有论述,王昌龄的“诗三境”,皎然的“取境”,宗炳的“畅神”。我国美学典籍中对于审美主体及主客关系多有论述,常见于画论、诗论及相关的美学哲学理论著作中。以中国山水文论、画论为纲,梳理其中关于审美主体及山水欣赏模式的主要理论及阐释并评述,如表1-2所示。

表1-2 山水文论画论中关于审美主体及欣赏模式的理论

①《老子》第十六章,“观复”的意思就是观照万物的本源、本原。
②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雍也篇》)
③“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传·系辞传》)

(续表)

(www.xing528.com)

(续表)

①“远望近看”是郭熙提出的第一种观察山水的态度。“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通过远近结合的方式来获得山水的气、质,观察山水必须做到远近结合。远看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山水的气质,形成整体印象、整体效果。近看观质,是指对山水的岩性、肌理、植被等作仔细的观察。而事实上,绘画中很多山体不同的皴法就对应了不同的岩性。此外,郭熙还总结了“游观法”,即“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山形步步移,是从山的近处逐渐后退所观察的效果。山形面面看,是前后左右周视的观察方法,可以获得数十百千的形状。郭熙的《林泉高致》提出的“高、深、平”三远拓展了空间艺术审美视野,为山水鉴赏和创作总结出了普遍的规律。“三远法”是对人们游赏风景时观景角度的系统总结,高远是仰视看山,深远是平视看山,平远是俯视看山。三远透视法基本概括了人们看山的经典角度,也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给予艺术家广阔的经营天地,画家可以根据需要,对三远所观景象进行组合,景象组合方式形成了中国古代绘画许多经典的构图理论,也在横轴和立轴的卷轴绘画中表现尤为突出。散点透视的方法随后成了中国绘画创作的常用手法,画家注重经营胸中山水,对眼前的实体进行加工,使观画人能“神游其中”。此外,郭熙还对四季景观的变化、主体观赏山水时心境的变化进行了阐释,使画中山水景物成为有“运动形式”的“活物”“活体”(陈良运,2003)。“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