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经济下的优越区位优势

开放经济下的优越区位优势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国开放经济“大国经济+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也需要同时兼顾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开放经济下的优越区位优势

(一)小国开放经济

如果一个小国的经济是对外开放的,企业需要同时抢占并满足一国内部市场和国外市场。一般而言,全国地理中心区位更有利于抢占国内的市场,而沿边(包括陆上或沿海边界)区位更有利于抢占国外的市场,这是由该两种区位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给定经济集聚中心的集聚规模使其市场腹地范围的理论半径不超过国界,如果集聚区位出现在地理中心将可以实际覆盖整个市场腹地,而沿边区位实际覆盖的市场腹地范围必然会因为国界限制而损失掉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从图2-4中的对比已经可以看出。那么在初始的均质空间条件下,除严重依赖特定资源的产业之外,企业会基于对初始国内市场需求和国外市场需求的比较来选择早期的经济集聚区位,而初始集聚出现后是否会长期保持不变,将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1.非对称的经济开放

所谓非对称的经济开放,指的是一国的国外市场并不是在该国东面与西面、南面与北面等对称分布的,而是主要侧重于其中某个(些)方向。而对称的经济开放则是指一国的国外市场在该国的各个方向上总体是比较均衡的。

在小国中,如果初始时国内市场远比国外市场更重要,那么早期的经济集聚仍会较大概率出现在全国的地理中心区位。此后,若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那么地理中心的经济集聚水平将越来越高。当地理中心区位的市场辐射半径完全覆盖到整个国家(包括沿边区位)后,即使国外市场的重要性变得高于国内市场,也难以再撼动地理中心区位的集聚优势。因为此时地理中心的集聚规模已经足够大,使得该区位的产品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后仍低于沿边区位的生产成本,由地理中心充当国际贸易中心是优于沿边区位的。这种情况下,地理中心区位是小国开放经济条件下最优越的经济区位。

反之,若初始时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就是高于国内市场的,那么早期的经济集聚就更可能直接出现在靠近主要国外市场的沿边区位。随着不断发展,该沿边区位的经济集聚规模不断增大,最终也将会实现对国内市场的全部覆盖。原因是外向型经济促进沿边区位的经济集聚达到足够高的水平,将产品生产成本降得足够低,使其将产品销往国内距离最远的区域时加上运输成本后的销售价仍低于其他任何区位提供的产品销售价,毕竟小国的运输成本是相对有限的。此时,最靠近主要国外市场的沿边区位是小国开放经济的最优越经济区位。

动态看,如果初始时仍是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重要,早期的经济集聚也出现在地理中心区位,但在地理中心区位的集聚水平尚不够高时,国外市场的重要性已经大幅提高,则也可能在靠近主要国外市场的沿边区位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新集聚中心,其集聚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国外市场的大小,而与国家自身规模及国内市场关系不大。这种情况下全国可能有两个适宜经济集聚发展的区位,即地理中心区位和沿边区位,这两个区位中哪一个更适宜经济集聚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对比。如果外向型经济引致的沿边区位集聚规模足够大时(国外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沿边集聚中心最终也可能使地理中心的集聚逐渐“萎缩”并取而代之,此时最优越的经济区位就是靠近主要国外市场的沿边区位。

2.对称的经济开放

当小国的国外市场相对均衡地分布于该国周边各个方向时,国外市场从空间上说无非就是国内市场由内而外的“圈层式”延伸和规模拓展,相比国内市场只是距离更远,但由于是对称的,就不会改变国内不同区位的相对优越性。对于小国而言,如果初始时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大于国外市场,早期的经济集聚将出现在地理中心区位。随着经济集聚规模逐渐增大,可以使该区位的产品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后仍小于沿边区位的产品生产成本,地理中心区位将维持全国集聚中心的地位,因此是最适宜经济聚集的区位。

如果初始时国外市场就比国内市场更重要,因为国外市场在该国周边均衡分布,那么早期的集聚即使可能会发生在沿边,也必然是同时发生在沿边一周的多个区位,这就必然会制约单个区位上的集聚规模。于是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虽然把国外市场当作一个整体时的重要性是高于国内市场的,但沿边的单处经济集聚规模仍是非常小的、小于整个国内市场能够支撑的集聚规模,那么任意一处沿边集聚区位都难以将成本降到足够低的程度,难以在距离较远的国内其他地区形成产品价格优势。而在地理中心区位则可能通过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最终占领整个国内市场,此时沿边的任意一处集聚区位都无法提供更低的产品销售价格来与地理中心区位竞争,从而使地理中心区位生产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也比沿边区位更有优势,那么地理中心区位将可能最终同时占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成为全国最适宜的集聚区位。

(二)大国开放经济(www.xing528.com)

“大国经济+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也需要同时兼顾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但与小国不同的是,在大国的大空间纵深下,即使地理中心区位的经济集聚规模达到集聚经济的最大限度(再增大集聚规模就会导致不经济),也不可能将其市场腹地边界拓展到沿边区位,即不可能竞争得过沿边区位自己的生产成本,因此也就不可能取代沿边区位而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与此相对应,即使沿边区位的经济集聚规模达到集聚经济所允许的最大限度,也不可能将其在国内的市场腹地边界拓展到整个国家。

1.非对称的经济开放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大国的非对称经济开放条件下,地理中心(或其邻近的)区位和靠近主要国外市场一侧的沿边区位都可能成为适宜经济集聚发展的区位。具体而言,如果初始时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更重要,那么地理中心区位更可能成为最早的经济集聚区位,并且也将成为全国经济集聚规模最大(或最大之一)的区位;靠近主要国外市场一侧的沿边区位也可能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共同支撑下形成集聚,但由于地理中心区位率先实现了集聚发展并占领了较大的市场腹地,沿边区位集聚发展水平提高后通常仍不会撼动地理中心区位在全国的区域经济地位,毕竟“大国经济”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不可小视,见图2-8(a)。

而如果初始时国外市场比国内市场更重要,那么靠近主要国外市场的沿边区位将可能成为最早形成、规模最大(或最大之一)的经济集聚区位;后形成的内陆经济集聚区位也可能就不再是地理中心区位了,而是在偏离地理中心(远离沿边集聚区位一侧)的某个邻近区位。因为沿边更早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经济集聚,借助先发的集聚也必然同时就占领了更大的国内市场,在这个既有的条件下,内陆新形成的集聚区位,只能选择一个最便捷联系剩余市场腹地范围内各区域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若内陆经济集聚出现得越早,则该集聚区位越靠近地理中心区位,原因是此时沿边集聚规模还不大、占领的国内市场也不大,那么留给内陆集聚区位的剩余市场腹地范围也就越大(更接近整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反之,若内陆经济集聚出现得越晚,则该集聚区位可能偏离地理中心区位越多,见图2-8(b)。

图2-8 大国开放经济中经济集聚的适宜区位(非对称的经济开放)

2.对称的经济开放

在对称的经济开放条件下,如果初始时国内市场更重要,则地理中心区位将成为最早的、全国经济集聚规模最大(或最大之一)的经济集聚区位;不同方向的沿边区位也可能形成新的经济集聚,但地理中心区位比沿边区位更能得到“大国经济”国内市场的支持,而对称开放格局下也使得总的国外市场需求在各个方向形成分流,因此各沿边区位集聚发展水平通常不容易超过地理中心区位,见图2-9(a)。但对于国内空间纵深特别大或国外市场特别大的大国,各个方向沿边的区位也可能会形成与地理中心区位规模相当的经济集聚。

如果初始时国际市场更重要,则各个方向的沿边区位将可能首先形成经济集聚,并且在国际市场支持下形成的集聚优势也能帮助沿边区位占领较大国内市场,那么沿边区位将可能成为最适宜集聚的区位;而地理中心区位,则只能依靠“剩余”的内陆市场来支撑集聚发展,一般而言不容易超过沿边区位的集聚发展水平,见图2-9(b)。当国内空间纵深特别大的大国,沿边区位即使已达到集聚不经济的程度,仍留给了地理中心足够大的国内市场,于是地理中心区位也可能形成不亚于沿边区位的经济集聚水平。

图2-9 大国开放经济中经济集聚的适宜区位(对称的经济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