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负荷控制策略:直接控制、间断供电和需量预定

负荷控制策略:直接控制、间断供电和需量预定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接控制负荷,即用集中或分散型控制装置在峰荷时直接控制负荷。实行可间断供电电价,即对客户可间断供电负荷进行控制,则电力公司将对该客户的电价给予不同的电价优惠。所谓需量预定是指可由供电部门根据电源状况和改变电网负荷曲线的要求,对客户的用电需量作出规定。

负荷控制策略:直接控制、间断供电和需量预定

所谓控制策略,按照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可分为以下数种:①削峰;②填谷;③移荷:④政策性节电降载:⑤政策性增载;⑥灵活改变负荷曲线;⑦按需量控制;⑧按计划用电指标控制。

下面将对其分别进行叙述。

1.削峰

制定年度削峰计划时,应按年度负荷延续曲线,确定削峰目标。在峰荷期间削减负荷,可用:

(1)减荷,即由客户主动在峰荷期间停用可间断负荷避峰。

(2)直接控制负荷,即用集中或分散型控制装置在峰荷时直接控制负荷。

(3)用分时电价刺激客户在峰荷时降荷,其关键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高峰电价,在峰荷期间,客户每增加1kW负荷,由发电到输、配电各环节的设备容量均需相应增加。因此,高峰负荷期间,客户除应支付电能电费外,还需要支付发、输、配电设备每千瓦摊销的投资。为了鼓励客户均衡用电,低谷期间的电能电价应给予优惠,而高峰期间的电能电价则应予以提高。这样,客户在高峰期间的用电就要交纳比低谷期间高得多的电费。

(4)实行可间断供电电价,即对客户可间断供电负荷进行控制,则电力公司将对该客户的电价给予不同的电价优惠。提前通知的时间分为1d、4h和1h三种。规定控制时间应不少于每天6h和每年100h。

2.填谷

所谓填谷,就是鼓励客户在电网低谷时用电,提高低谷负荷,碾平负荷曲线。可供使用方法有:

(1)低谷时贮热,贮热负荷要有较大的热容量,以使在夜间低谷6~8h内,用电加热后,能供应一天中其余16~18h的用热需要。

(2)用季节性电价鼓励客户填充年度低谷。

(3)实行非峰用电电价以填充低谷。

(4)实行分时电价鼓励客户填谷。

3.移荷

所谓移荷,是将客户在高峰时的用电移到峰前和峰后使用。其方法有:

(1)贮热。此种电气加热器贮热容量不够大,只能供应2~4h的应用。

(2)用分时电价鼓励客户移荷。

(3)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如可以控制电弧炉、加热炉之类的电气设备,使其由峰荷移出。

4.政策性节电降载(www.xing528.com)

其方法有:

(1)通过对用电设备逐个进行审查,并提出节电措施降载方案。

(2)采用双燃料采暖系统;电力网高峰时将电采暖切换为煤气或燃油采暖,在电力网低谷时可将其切换为电采暖。

(3)用太阳能替代电能降载。

(4)电能的高效利用降载。

(5)热电联产降低公用电网负载,即对使用蒸汽的客户推广热电联产,协助降峰。

5.政策性增载

(1)采用热泵。热泵可将较低温度载热体中的热能抽出加热另一种传热介质,使其温度较高,用于采暖或供应热水,亦可将热介质中的热能抽出,使其降温用于制冷。其输入与输出之比小于1,有较高效益,是蓄能负荷,可供调峰。

(2)改双燃料取暖。对采用煤气采暖的客户,增设电气采暖设施。此种双燃料取暖系统在用电低谷时切换为电气采暖,以碾平负荷曲线。

(3)采用促用电价,即用电量越多电价越低,以提高电网发电量、负荷率,降低发电成本。

6.灵活地改变负荷曲线

所谓灵活的改变负荷曲线,即灵活的改变负荷曲线的形状,以适应随时变化的发电能力,其方法有两种:

(1)需量预定。所谓需量预定是指可由供电部门根据电源状况和改变电网负荷曲线的要求,对客户的用电需量作出规定。

(2)改变供电可靠性。所谓改变供电可靠性是指降低连续供电的要求,这样当供电部门有紧急需要时,可以切断客户的一部分用电。

7.按需量控制

所谓按需量控制是指供电部门对客户实行需量电费,电能电费两部制电价:客户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控制需量。

8.按计划用电指标控制

所谓按计划用电指标控制,是我国实行计划用电政策所采用的主要控制负荷策略。其基础是工厂企业的生产任务按照国民经济计划确定。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制定计划用电指标的将有一定的难度。计划用电指标分为电能量指标和最大需量两部分。谁超限谁,不超不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