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优化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统筹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利益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应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土地流转,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3.因地制宜,提倡就近城镇化结合安徽省的省情,就近城镇化是一条可行、有效,符合实际的路子。当前,在安徽省城市管理中,“缺位”与“越位”的现象较为普遍,实际工作中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管理多头、督办不力等“疑难杂症”时有发生。

优化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统筹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利益

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应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土地流转,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可借鉴江西省鹰潭市出台的《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缺口的意见》,对符合建房条件且自愿放弃在农村建房的农村居民,可在集镇使用乡镇集体或村委会集体所有土地建房,或购置乡镇集体土地建设的套房,允许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对有进城意愿及同意放弃农村宅基地的,按等价原则在建制镇集中套房安置,所置换出的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用于增减挂钩试点。

2.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招引高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构造新型工业为主体,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为两翼的新格局。要以产城融合为重点,充分依托城乡布局和产业分布,按照“工业进园区、商业进社区、农业进郊区”的原则,培育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业重镇、农业大镇,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扶持发展商贸、物流、咨询、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形成与工业相适应的产业分工体系,着力打造产业互补、商贸繁荣、居住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

3.因地制宜,提倡就近城镇化(www.xing528.com)

结合安徽省的省情,就近城镇化是一条可行、有效,符合实际的路子。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形成一批文化型、旅游型、商贸型特色小城镇,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创造条件,鼓励小城镇的发展。要出台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外来投资者、本地个体户等就近创业。要以城市为中心,以县镇为节点,以乡村为末梢,不断完善城乡结合部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邮电通讯、医疗卫生、城镇绿化等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同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在产业布局上互补,在资源配置上共享,让小城镇切实变成城市的新组团。

4.逐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城镇化是经济基础,城市管理体制是上层建筑。当前,在安徽省城市管理中,“缺位”与“越位”的现象较为普遍,实际工作中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管理多头、督办不力等“疑难杂症”时有发生。城市管理确实涉及方方面面,但如何杜绝各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和不作为等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一是要强化基层意识,努力改进基层工作。基层是“战斗的堡垒”,要逐步下放城镇管理权限,强化街镇和社区公共服务职能。二是要强化管理意识,着力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提速、提效。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实现由重“城镇管理”向重“城镇服务”转变,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