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时期船舶操纵技术探析

宋元时期船舶操纵技术探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元时期船舶体势高大,结构复杂,属具齐备,操驾时需要各类海员分工协作。经过在航海实践中的不断磨炼,宋元时期海员的驶帆、操舵、用锚等船艺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此外,使帆能因风浪态势及时调整各种风帆,确保航行安全。船尾舵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最重要发明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形态表明了古代航海技术的高超成就,对世界造船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元时期船舶操纵技术探析

宋元时期船舶体势高大,结构复杂,属具齐备,操驾时需要各类海员分工协作。经过在航海实践中的不断磨炼,宋元时期海员的驶帆、操舵、用锚等船艺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据载,这时期海员常“立竿以鸟羽候风所向,谓之五两”(6)。这种测定风向的仪器简易灵巧,稍有微风,即飘舞指向。在测得风向后,海员即可选用不同帆篷,施以不同的技巧驾驶之。如遇正顺风,“则张布弧(帆)五十幅”,广采风力以进;若“稍偏,则用利篷,左右翼张,以便风势”。利篷是以竹子为横桁或斜桁,以箴席为帆面的纵帆,操纵灵便,故徐兢说:“大抵难得正风,故布帆之用,不若利篷翕张之能顺人意。”由于能巧驶利篷,因此,“风有八面,唯当头而不可行”。对于正顺风、后左侧风、后右侧风、左右横风、前左侧风和前右侧风等七面风,舟师都能取风以进。利用这一驶帆技术,即遇顶风,也仍能采用走“之”字形的航法驶向既定目标;此外,还有一种上宽下窄的三角帆——竹篷,行驶时悬挂在桅上,锚泊时则收寄于甲板。这些都表明,当时已能利用垂直空间的不同风力梯度,操纵不同的风帆来驱动船舶。

此外,使帆能因风浪态势及时调整各种风帆,确保航行安全。如北宋时徐兢在过半洋礁水域(今舟山群岛嵊泗海域)时写道:“是日午后,南风益急,加野狐驭。制帆之意以浪来迎角,恐不能胜其势,故加小帆于大帆之上,使之提契而行。”在元代海运中,也屡有类似记录。

中国在东汉时已经出现舵。1955年,广州一座东汉墓中出土一艘陶船模型,船尾中央有一只拖舵,其特点是舵杆位置在舵面中部,舵面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但还不能沿垂直的舵杆轴线转动,这是一种原始形态的舵。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郑虔(7)的一幅山水画中展现了转轴舵的形象,它的特点是舵柱垂直入水,舵叶面垂直于水面,可以绕轴转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船尾舵。这说明最晚到此时,或者在唐之前,中国已经出现舵叶面绕轴转动的船尾舵。

北宋时期,转轴舵得到普遍应用。张择端(8)《清明上河图》(9)中描绘的船舶尾部全部使用了转轴舵,并且已经发展成为平衡舵。平衡舵的特点是在舵杆朝向船头的方向上也有一部分舵叶,舵力的作用点离转动轴更近,从而使转舵时更为省力。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开孔舵,其特点是舵面上有许多小孔,也可以起到转舵更省力的效果,并且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也不会对舵的性能造成影响。(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的船尾舵安装在船尾封板上,因此称为尾板舵,大船的尾部还可以修建舵楼,专门用来操纵舵。西方的船尾舵安装在尾柱上,称为尾柱舵,从13世纪时开始使用,比中国晚5个世纪。船尾舵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最重要发明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形态表明了古代航海技术高超成就,对世界造船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朝用锚,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为了抛泊,固定船身,如在“船未入洋,近山抛泊”时,则“放矿(锚)著水底,如维缆之属,舟乃不还”。这里“近山抛泊”四字值得注意,它说明对于锚地的选择已颇为讲究。近山抛泊,一来既可避风,以防风涛不测,又可抓牢底质,免去走锚之虞。二来是为了镇浪,稳定船身。“若风涛紧急,则加游矿,其用如大矿”。这种游矿技术,即为当代漂锚镇浪法的先声,可增强船体在波浪中的阻尼效能,改善船体的摇摆性,有利于航行安全。

元朝航海者的用锚技术比宋朝又进了一步,这主要体现在:第一,能注意抛锚与风向的关系,如遇“急猝暴风,奔港滩不及之时”,就必须先“急抢上风,多抛铁锚,牢系绳”,然后再视船舶大小进而采取对策,“如重载船,则频频查看水仓,怕客人侵入,随处搭捻”“如小船,再看风危如何,别寻泊处”。第二,能注意抛锚与水流的关系,如在“金山寺西首十余里,水紧不可抛锚”,因为水流过紧,或则走锚或则断缆,都是很危险的。第三,能注意到抛锚与锚地底质的关系,如是“滩山一般”的大洪硬泥,则连铁质船锚也难以抛抓;如是“海中泥泞”,底质较软,则“须抛木矿(锚)”,以便增加附着抓力,稳住船身。

综上所述,宋元的航海技术是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中最主要、最先进的部分,是古代航海者长期的航行实践、科学观察、经验积累和大胆创新的历史产物的代表,而且对此后的中外航海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