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连锁企业配送线路不合理的问题与优化

连锁企业配送线路不合理的问题与优化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的不合理运输现象有以下六种形式。另一类是由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所造成的。

连锁企业配送线路不合理的问题与优化

一、合理化运输的意义

合理化运输是指按照货物的特点和合理流向以及运输条件,走最少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花最少的费用,以最短的时间,把货物运到目的地。

物流过程的合理运输就是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的规律,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调运。

合理化运输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 合理运输,有利于物质产品迅速地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2) 合理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合理组织运输活动,可使被运输货物的在途时间尽可能地缩短,能达到到货及时的目的,因而可以降低库存商品的数量,实现加快物流速度的目的。

(3) 合理运输,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运输费用是构成物流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运输合理化必然会达到缩短运输里程、提高运输工具的运用效率、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4) 运输合理化,可以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运输合理化克服了许多不合理的运输现象,从而节约了运力,提高了货物的通过能力,起到合理利用运输能力的作用。

二、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它们被称为合理运输五要素。

(一) 运输距离

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或船舶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因素。

(二) 运输环节

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而且必须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下降。

(三) 运输工具

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适用的优秀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按运输工具特点进行装卸运输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一环。

(四) 运输时间

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占绝大部分,所以,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的作用。

(五) 运输费用

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运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实际上,运输费用的降低,无论对货主企业来讲还是对物流经营企业来讲,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以上五个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这就要求运输部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选择最佳运输方案。在通常情况下,运输时间短、运输费用省是考虑合理运输的两个主要因素,它集中体现了运输的经济效益。

三、不合理运输的概念及表现

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在各运输方式间或在同一运输方式线路上,发生相同或可替代产品的对流或相向运输、重复运输以及过远运输、迂回运输和违反各种运输合理分工原则,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货物周转或装卸工作量,浪费运力,增加运输费用的运输。

货物运输不合理势必造成货物在途时间长、环节多、流转慢、损耗大、费用高,浪费运力和社会劳动力,影响企业生产和市场供应。

常见的不合理运输现象有以下六种形式。

(一) 返程或起程空驶

空车或无货载行驶可以说是不合理运输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组织中,有时候必须调运空车,从管理上不能将其看成不合理运输,但是,因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周、不采用运输社会化而形成的空驶,则是不合理运输的表现。造成空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www.xing528.com)

(1) 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不利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这往往出现单程实车、单程空驶的不合理运输;

(2) 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

(3) 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实车、单程空驶周转。

(二) 对流运输

这指的是同种货物以不同的发送点同时或先后作面对面的运输,并且彼此重复对方旅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图7-1所示。

图7-1 出现对流的调运流量

把对流运输调整到不含对流的运输,将可以节约运输流程,降低运输成本。如图7-2所示。

图7-2 消灭对流后的调运流量图

(三) 迂回运输

在货物发点与收点之间由两条以上的同类交通线可以采用时,未能利用最短路径的运输,称之为迂回运输。

在交通网发达,特别时拥有环状交通线时,迂回运输是最容易出现的。在环状线路条件下,货物调运的重要原则是: 收点和发点间的货物走行公路数,不应该超过整个环状线路总长度的一半,即必须小于或等于环形园长的二分之一。根据上述原则,在规划货流时,可以编出现状交通线的最短路径图(如图7-3至图7-6)。

图7-3 迂回运输

图7-4 无迂回运输

图7-5 迂回运输

图7-6 无迂回运输

(四) 过远运输

过远运输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的货物运输现象,即销地完全有可能由距离较近的供应地调进所需要的质量相同的货物,却超出货物合理流向的范围,从远处调运进来,这就造成可采取近程运输而未采取,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

过远运输从产生的根源来看,不外两类,一类是由于产销计划和运输计划不当,人为造成的物资调拨不合理,从而引起的货物运行距离的加大。另一类是由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所造成的。过远运输占用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物资占压资金时间长,又易出现货损,增加费用开支。

(五) 运力选择不当

这是指在选择各种运输工具时不正确地利用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1) 弃水走陆。在同时可以利用水运和陆运时,不利用成本较低的水运或水陆联运,而选择成本较高的铁路运输或公路运输,使水运优势不能发挥。

(2) 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即不是铁路及大型船舶的经济运行里程却利用这些运力进行运输的不合理做法。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火车及大型船舶起运及到达目的地的准备、装卸时间长,且机动灵活性不足,在过近距离中利用,发挥不了其运速快的优势,相反,由于装卸时间长,反而会延长运输时间。另外,与小型运输设备比较,货车及大型船舶的装卸难度大、费用也较高。

(3) 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不根据承运货物数量及重量选择,而盲目决定运输工具,造成过分超载、损坏车辆及车辆不满载、浪费运力的现象。尤其是“大马拉小车”现象发生较多,由于装载货量小,单位货物运输成本必然增加。

(六)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对于货主而言,在可以选择最好托运方式时而未选择,造成运力浪费及费用支出加大的一种不合理运输。例如,本应选择整车运输而未选择,反而采取零担托运,应当直达而选择了中转运输,应当中转运输而选择了直达运输等,这些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不合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