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研究

甘肃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研究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甘肃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搬迁对象及安置方式、后续帮扶脱贫、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等实施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安置区建设用地落实难、搬迁资金压力、富民产业培育难、组织动员面临较大困难等问题。提出促进甘肃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利用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后续富民产业扶持力度,强化督查考核。

甘肃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研究

张广裕[1]

摘 要:

易地扶贫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在贫困地区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对甘肃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搬迁对象及安置方式、后续帮扶脱贫、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等实施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安置区建设用地落实难、搬迁资金压力、富民产业培育难、组织动员面临较大困难等问题。提出促进甘肃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利用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后续富民产业扶持力度,强化督查考核。

关键词:(www.xing528.com)

甘肃 民族地区 易地搬迁 扶贫

易地扶贫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在贫困地区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是一个不得不为的措施,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难度大。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解决好扶贫搬迁所需资金问题。要做好规划,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区分轻重缓急,明确搬迁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李克强总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科学编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选好安置点,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甘肃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和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同居住地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户。建档立卡户以扶贫部门提供的到村到户到人信息为准。保障农村一、二类低保群众以及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残疾人等特困群体搬迁需要[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