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实际,关注群众的心声

深入实际,关注群众的心声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同志时刻牵挂这里的群众,先后三次到这里视察脱贫攻坚工作。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再次来到宁夏,走进百姓家中,看望困难群众。固原市原州区深沟村党支部书记马耀宏感叹时光荏苒中的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谋划,立足宁夏实际,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此,自治区党委深入开展“四查四补”工作,紧紧扭住产业发展目标,科学布局特色产业。

深入实际,关注群众的心声

没有西海固地区的脱贫,就没有宁夏的全面小康

习近平同志时刻牵挂这里的群众,先后三次到这里视察脱贫攻坚工作。小到吃饭、穿衣、洗澡,大到产业发展、兴修水利,事无巨细,惦念在心。

2008年4月,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再次来到宁夏,走进百姓家中,看望困难群众。人们听到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祝你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习近平同志来时的情形我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固原市原州区深沟村党支部书记马耀宏感叹时光荏苒中的巨变。

当时,习近平向马耀宏详细了解基层干部年轻化、待遇等方面的情况,鼓励他们自己要先富起来,练就致富能力,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在村民金学文家,看到粮满仓、羊满圈,习近平高兴地说:“等你们生活过得更好了,我还要到这里来。”

“习近平同志就像亲人一样,关心地问这问那,让我们的心又暖又亮堂!”马耀宏的心里一直珍藏着当年那份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当时《宁夏日报》刊发的报道曾这样描述:“那种平和,谦逊,关切,如四月天里的阳光,不张扬却径直漫到人们的心里。你常常会忘记这是一位中央领导在老干部、下岗职工或者山区农民家中的看望,而觉得更像是亲友的久别重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谋划,立足宁夏实际,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此后经年,又是一次久别后的重逢!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第一站便是固原市——“我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看看”。

在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村民马克俊家,从住房、牛棚到就业、收入、上学、看病、公共服务,习近平总书记一一察看、关切询问,还特别指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冷凉蔬菜鼓了固原市农民的钱袋子

在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万亩冷凉蔬菜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向正在忙碌的马启询问土地流转的具体操作和无公害种植的基本要诀,一起算投入产出账,并叮嘱他对接好市场,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发展是甩掉穷帽子的总办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紧盯“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把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不断聚焦、持续推进。(www.xing528.com)

杨岭村瞄准乡村旅游,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村里建起了养殖园区,以企业托管、大户养殖、农户饲养的方式,将村民的肉牛集中起来养殖。村容村貌大变样,水泥路取代了小山道,“绿山头”换掉了“和尚头”,花海覆盖了山坡,打谷场变成了小广场,学校里有了塑胶跑道……

“天天住在杨岭村,天天看它不一样!”茶余饭后,村民们时常感慨,也用这样的话形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眼里盛着风景,口袋装着钱景,出门绿水青山,进屋乐呵呵数钱。”

村民们的心境真实反映了产业的实景。

固原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产业发展实现了从马铃薯的“一枝独秀”到一棵树、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四个一”林草产业的“满园春色”,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越走越宽。

2020年6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亲临宁夏,赋予了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并对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对此,自治区党委深入开展“四查四补”工作,紧紧扭住产业发展目标,科学布局特色产业。随着一大批龙头企业的进驻,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固原市在全区产业体系的深度重构中快速融入、成长、裂变,广大农民跟随产业链,走上富裕路。

2020年11月,随着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脱贫出列,固原市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那些摞着补丁的衣服、灶台上挖出来的“土碗”,那些艰难的路、苦涩的水……那些穷日子、旧光阴都随之走进历史、藏进记忆。

金学文的日子也随着产业发展发芽抽穗,饱满了起来——深沟村发展为城中村,金学文一家过上了富裕的城市生活。院子修葺一新,但接待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堂屋金学文一直舍不得翻建,总书记看过的羊圈也被他用心地保持着原貌。金学文牢记总书记的叮嘱,10多年来,羊越养越多,卖了一批又一批,日子也大踏步地往前走。村民们有的在物流园里当快递员,有的包工搞建筑,家家住着商品房,村里村外无闲人。

马启不负总书记的期望,建成了3000亩高标准有机蔬菜示范园,年产各类蔬菜上万吨,带动600多名群众务工,仅工资一项每年支出就达700万元。

从被认定的“无可能”到如今发展的“无限可能”,固原市的“蝶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出的丰硕果实。

原州区张易镇驼巷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讨饭村”,如今依靠党的好政策,贫困群众找到了致富路,家家户户赛着“把日子过得更好”。村民张彩霞请人写了一副对联——“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横批是“感谢党恩”。

这是最朴素的表达,也是最深情的告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