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概述:定义、特征与法律地位

企业概述:定义、特征与法律地位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企业的概念所谓企业是指集合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创造利润的动机和承担风险的环境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地进行某种事业的经济组织。资本家与企业家不能混为一谈。在近代,管理权与所有权逐渐分离,经营企业者,不一定是出资的人,而出资的资本家,不一定是实际经营企业的人。企业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

企业概述:定义、特征与法律地位

(一)企业的概念

所谓企业是指集合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创造利润的动机和承担风险的环境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率地进行某种事业的经济组织。为生存它必须创造利润;为创造利润它必须经受环境的考验,因此必须承担风险;为降低风险,增加利润,它必须讲求效率;为提高效率,它必须注意经营方法,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有效的控制。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进行自主经营,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一个与商品生产相联系的历史概念,它经历了家庭生产时期、手工业生产时期、工业生产时期和现代企业时期等发展阶段。

企业包括工业、商业等行业。工业就是将原料加工,使其变换形状或性质,进而以科学方法生产,扩展市场,达到销售的目的。商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直接或间接供应货物或劳务,以满足购买者的需要。货物包括原料、半成品产成品,劳务则指以劳动形式为他人提供某种服务的活动。

综上所述,可将企业的含义归纳成以下几个要点。

(1)企业是个别经济单位,或为工业,或为商业,在一定时期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企业从事经济活动,集合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创造货物及劳务,以满足顾客需要。

(3)企业是一种营利组织,其生存的前提在于“利润的创造”。

(二)企业系统

现代企业具有明显的系统特征,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动态环境适应性等特征。因此,也可以把企业看成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开放式循环体,其中,企业的输入就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一切要素资源,转换和输出就是企业合理地配置这些资源要素,运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按照预定的目标向消费者生产或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实现物质变换和增值,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经济效益。

企业系统的基本资源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人力资源,包括机器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体和灵魂,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

物力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建筑物和各种物质要素,也就是企业生存的物质环境,主要有机器设备、仪表、工具等劳动手段;天然资源或外购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物力资源属于劳动对象。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物质要素。(www.xing528.com)

财力资源,即资金,这是物的价值转化形态。资金周转状况是反映企业经营好坏的晴雨表。

信息资源,包括各种情报、数据、资料、图纸、指令和规章制度等,它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神经细胞。企业信息吞吐量是企业对外适应能力的综合反映,信息的时效性可以使企业获得利润或产生损失。

企业系统是由人设计和控制的系统,它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多层、多元的大系统。

(三)企业家与资本家

企业家是指集合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事生产或分配的人。资本家是指提供生产要素“资本”的人。资本也就是增加收入,帮助生产的蓄积之财。

资本家与企业家不能混为一谈。在近代,管理权与所有权逐渐分离,经营企业者,不一定是出资的人,而出资的资本家,不一定是实际经营企业的人。

(四)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企业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

企业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必须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取得社会的责任,履行义务,拥有相应的权力,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疏通、交换和分配等领域铁路、民航、银行、矿山、农场、电站、轮船制造等都是企业。它区别于学校、医院、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和教会等非经济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