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森林分类:从防护到商品林

森林分类:从防护到商品林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按森林的作用将森林划分为五类,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近年来,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按森林培育目的、用途,从森林分类经营角度划分森林,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尽管分类的角度不同,但从统计来看,森林的范畴已基本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森林。

森林分类:从防护到商品林

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对森林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划分。

森林是树木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森林。如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有常绿阔叶林;在暖温带有落叶阔叶林;在温带有针、阔混交林;而在寒温带则有针叶林林木与环境相互作用决定森林生长发育的好坏。

在林业生产的最初阶段,人们一般根据森林的组成和年龄等因子区别森林,如按树种组成分为针叶林和阔叶林,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红松林、落叶松林、白桦林等。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要求深入地认识森林,以上简单的分类就显得不适用了。人们开始用起源、林相、林型等因子区别森林。按森林起源划分,森林可以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按林相划分,森林可以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林型是一些在树种组成、其他植物层、动物区系、生境条件、植物与环境间关系、森林更新过程和更替方向等方面都近似,因而在同样经济条件下要求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一些森林地段的综合。根据林型,可以将森林划分为不同类型,如蒙古栎红松林、杜鹃蒙古栎林、河岸洼地柳林等。

根据森林形成(受干扰程度)不同,可分为原始林和次生林。原始林是指未经过人为开发利用、未经过人类力量生成的森林;次生林是指植被在演替的过程中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再度形成的森林。(www.xing528.com)

为了了解各个时期森林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合理经营森林,人们按林龄区分森林,一般分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也可按森林龄级划分森林,林分内所有树木年龄完全相同的林分称为绝对同龄林,林分内树木之间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为相对同龄林,而林分内林木的年龄相差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异龄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按森林的作用将森林划分为五类,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还可以分为许多小林种,如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林、固沙林、护堤林等。特用林也可以分为许多小林种,如国防林、科学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或革命纪念地的森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等。

近年来,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按森林培育目的、用途,从森林分类经营角度划分森林,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生态公益林是在森林经营中主要追求公益效益的森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用林。而商品林是在森林经营中主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森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一般对不同类型的森林,按不同的经营思想选择不同的经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济政策、管理手段和经营措施经营森林。

国际上对森林的统计包括三类:一是未经干扰的森林(原始林);二是由人类通过利用与管理改变了的天然林,或称为半天然林;三是人工营造的森林,即人工林。尽管分类的角度不同,但从统计来看,森林的范畴已基本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森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