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生产力提升和自然分配的阶级顺序

劳动生产力提升和自然分配的阶级顺序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分工的范围和程度会受到市场的限制。由于种种原因,在争议中雇主常居有利地位。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是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浮动的。所以,劳动报酬及劳动者生活状况,是国民财富增进与否以及社会前进与否的充分表现。地租,作为使用他人土地的代价,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

劳动生产力提升和自然分配的阶级顺序

1.分工与交换及货币的产生

财富是指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生活必需品和舒适品,它们或是本国人民直接生产出来的,或是用本国产品同外国产品交换得来的,总之,财富是生产劳动的结果,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财富的增长,首先依赖劳动的效率,其次依赖劳动的数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分工,例如制针,实行分工,一人一日可制成4800枚针,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有可能一天连1枚也造不出来。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有三:一是工人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二是可免除由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所浪费的时间;三是便于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之所以出现分工,这是由人类固有的天然的交换倾向所致。人们在交换中发现,与其自己无所不做,不如专做一件事情,生产一种东西然后互相交换,这样可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然而,分工的范围和程度会受到市场的限制。例如,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中,分工就能充分发展;水陆交通运输发达的地方,交换和分工也都发达。相反,交换和分工就发展不力。分工局面一经确立,一切人都依赖交换来生活。起初是物物交换,这种交换很不方便,于是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每一个有头脑善思考的人,在交换中除携带自己的产品外,随时还携带一定数量的特殊物品在身边,这种特殊物品人人都肯接受。这种拿去和任何人进行物品交换都不会被拒绝的特殊物品,就是交换的媒介物。在历史上,牲畜、盐、贝壳烟草、干鱼丁、砂糖、兽皮、铁钉等都曾做过交换的媒介物。贵金属的特性决定了它最适宜做交换的媒介,因此,贵金属最后被固定下来充当交换的媒介物,即货币。

2.价值与价格

当交换充分发展以后,人们在交换过程中,发现了交换的比率到底该如何决定的难题。由于交换的物品必须是人们需要的有用品,故“价值”一词,有时它用来表示某物品的效用,这是使用价值;有时表示某物具有换取他种货物的能力,这是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它的使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该商品能够买到或能够支配的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又因为所有各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劳动的产物,包含着一定量的劳动,所以,劳动是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真实的尺度。

“自然价格”是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恰好相等时的销售价格,“市场价格”则是指一时一地的商品的成交价格,市场价格一般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浮动,并最终会与自然价格趋向一致。

自然价格由工资、地租、利润这三种收入的自然率构成。在一定地区和相当长的时期内,虽然工资、地租和利润是随市场状况变动不定的,但有趋向于某一平均水平的趋势,即自然率。(www.xing528.com)

3.工资、利润和地租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工资是劳动的全部产物,而且工资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进而增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只是劳动产物的一部分,工资普遍被理解为雇佣劳动所得的报酬,工资高低取决于劳资双方的契约。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在这种竞争中,工人总想多得,雇主总想少给。由于种种原因,在争议中雇主常居有利地位。但工资至少要能够维持工人生存,还要包括养活家属所需费用。为养活自己和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格,就是劳动力的自然价格。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是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浮动的。劳动力价格的波动,即工资的上升或下降,取决于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又与国民财富的增长状况有关。国民财富不断增长的国家,工资不断上升,反之,则下降。所以,劳动报酬及劳动者生活状况,是国民财富增进与否以及社会前进与否的充分表现。

利润变动的趋势是这样的,随着资本的增加,工资也增加,而利润降低。因为资本增加时,资本家竞争日益激烈,利润随之下降。利润的变动可通过利息率变动来观察,因为利息是利润派生出来的,利率升降与利润升降是一致的。从英国历史上看,国家规定的利率是不断下降的,这说明利润也是不断下降的。

在同一行业,劳动和资本在不同用途上获得的工资和利润,必须相等或不断趋于相等。但实际上却不均等。这种不均等,部分缘于各产业或各职业本身的一些情况,部分缘于人为的政策。以工资为例,那些艰难的、肮脏的、低贱的工种,收入不稳定的工种,成功机会小的工种,需要付出相当代价才能掌握的工种,责任重大的工种,工资应当高一些。反之,工资应当低一些。其不均是与工作快乐与否以及成功希望大小有关的。这种表面上的不均等,其实是均等的、合理的、自然的。因为较高的工资和利润不过是对职业上、产业上所做出的较大的努力、耗费和牺牲的一种补偿而已。相反,缘于人为政策与制度的不均则是不自然的。例如,当时英国行会学徒法与居住法等制度限制了劳动力与资本的自由流动,制约了某些产业的发展。即使这些产业的产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和工资、利润都居高,但资本和劳动力无法流入这些产业。这样造成的收入不均等是不合理的。要保存自然的合理的均等,除掉人为的不合理的不均等,就应当让资本和劳动自由流动,实现经济自由。

地租,作为使用他人土地的代价,是租地人按照土地实际情况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租地人租种土地时,土地所有者总设法使租地人在生产物中只得到基本的补偿,其余要作为地租付给土地所有者。不应把地租看成土地所有者用来改良土地的资本的利润,因为耕作未经改良的土地也要缴地租。由此,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地租高低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超过应补偿的农业资本和普通利润二者之和的程度,而农产品价格高低又取决于需求。所以,在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中,工资和利润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即工资、利润越多,商品的价格也会越高。但地租是农产品价格高低的结果,即地租是农产品价格扣除工资、利润以后的余额,所以地租的多少随农产品价格的高低而同方向变化。

三个阶级中,地主阶级是一个特殊阶级,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能得到好处,他们不用劳动,不用费心,可以坐等收入,这种安乐稳定的地位使他们自然流于懒惰;工人阶级的工资随资本增加而增加,但在繁荣中他们不能与土地所有者共享丰厚的利益,而在衰退的社会中却要蒙受任何阶级不曾蒙受的损失;产业资产阶级是推动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但利润率却会随着社会繁荣而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