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物转移成本探究:基本原理及费用核算

货物转移成本探究:基本原理及费用核算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物转移的固定费用包括接收运输订单的行政管理费,以及定位运输工具装卸的时间、开票、设备费用等。

货物转移成本探究:基本原理及费用核算

(一)规模原理

规模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装载量的增大,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这是因为当转移一票货物的有关固定费用按整票货物的重量分摊时,一票货物越重,分摊到单位重量上的成本就越低。货物转移的固定费用包括接收运输订单的行政管理费,以及定位运输工具装卸的时间、开票、设备费用等。铁路和水路的运输工具装载量大,其规模经济比运输量小的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好;整车运输由于利用了整个车辆的运输能力,固定费用也低,因而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也低于零担运输。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与运输工具一次装载量的关系。

既然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与运输工具的一次装载量有关,那么在运输工具容积一定的情况下,货物密度也会影响运输成本。密度低的货物可能无法达到运输工具的额定装载量,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就高。解决低密度货物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其办法是进行包装来增加货物密度。

运输、配送均可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选择装载量大的运输工具和对密度低的货物进行包装提高密度,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二)距离原理(www.xing528.com)

距离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缓慢,或者说单位运输距离的费用减少,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的距离有关。第一,在运输距离为零时,运输成本并不为零,这是因为存在与货物提取及交付有关的固定费用;第二,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即递减原理,这是因为与货物提取及交付有关的固定费用,随运输距离增加,分摊到单位运输距离上的运输成本降低。

根据距离原理,长途运输的单位运输距离成本低,短途运输的单位运输距离成本高。配送属于短途运输,而且受多批次、小批量需求的限制,运量不大,运输工具的装载率也较低,因此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高于一般运输。配送可以通过优化配货和运输路线,尽可能降低本身的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配送可以通过减少库存、缩短提前期,以及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来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和提高社会效益。

(三)速度原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就越高。首先,运输时间缩短,实际是单位时间里的运输量增加,与时间有关的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运量上的费用减少,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的使用费、运输工具的租赁费等;其次,由于运输时间短,物品在运输工具中停滞的时间缩短,从而使到货提前期变短,有利于减少库存、降低存储费用。因此,快速运输是提高运输效用价值的有效途径。速度快的运输方式一般运输成本较高,如铁路运输成本高于水路,航空运输成本最高。因此,通过选择快速的运输方式来实现快速运输时,应权衡运输速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在运输方式已定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加快各环节的速度,并使它们更好地衔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