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部会计控制:成本核算与费用分配

内部会计控制:成本核算与费用分配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能直接归属某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直接列入相应成本对象的成本中;对涉及两个及以上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采用分配办法归集,分别根据具体情况按人员比例、工作量比例分摊。成本核算对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内部会计控制:成本核算与费用分配

成本费用核算是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耗费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成本费用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财务成果的计算。规范成本费用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成本费用核算的依据。

1.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

2.有关的消耗定额、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的政策文件。

(二)成本费用计划。

成本费用计划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是控制成本、考核成本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

1.成本费用计划编制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生产经营、机构定员、工资水平、款源、物价等变化情况。由有关部门及时提供生产任务、设备状况和质量要求等资料。核定支出项目,核定消耗定额、开支标准、开支范围和计划单价。

首先,分析上年成本的实际完成情况和单位工作量实际完成的工料消耗情况以及间接费用计划执行情况,成本分析资料等。

其次,了解与成本费用计划有关的政策和要求。

2.成本费用计划编制内容:成本费用有关项目的支出额度、定额、工作量指标;安排各项生产率指标、设备使用量、劳动率指标等;编制计划说明书,着重说明特殊项目变化原因。

(三)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和程序。

1.成本核算方法。

(1)按成本核算对象列入相应科目核算的原则。对能直接归属某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直接列入相应成本对象的成本中;对涉及两个及以上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采用分配办法归集,分别根据具体情况按人员比例、工作量比例分摊。

(2)成本核算对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所有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如材料小票、固定资产卡片等),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的编号、名称填写清楚。

2.成本核算程序。

各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

首先,按费用发生项目进行归集。要求各企业按经营什么、算什么、分析什么的原则,划分成本费用,使成本核算与实际生产经营进程保持一致。

其次,严格遵守支出范围,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用、非生产用,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凡应由本期负担的支出,均应全部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凡应由分摊负担的支出,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核算。

(四)成本费用核算基础管理和控制。

1.成本费用核算基础管理工作。(www.xing528.com)

(1)成本计划管理是一种事前管理工作。执行成本计划过程中做到量入为出,杜绝支出无计划、花完钱再算账的现象。

(2)消耗定额管理是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主要有两种定额管理方式,即数量定额和费用定额。数量定额主要用于控制原材料的消耗。费用定额主要用于在数量定额的基础上所确定的综合定额,主要用于下达计划、考核成本。

(3)部门(班组)经济核算是指以部门(班组)为单位,由部门(班组)成员自行开展的群众性经济核算。包括生产任务、质量、工资分配、能源物料消耗等。

(4)科目负责制是落实成本管理责任机制的有效形式。具体管理形式有:代金券、限额卡、限额本。简单地说,就是将成本费用按科目的性质分给具体管理的车间、职能部门,将生产与经营相结合。

2.成本费用控制分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事前控制,包括成本计划和各项消耗定额、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进行核定和审核。事中控制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成本的日常动态控制,使成本管理由事后的既成事实,转入预防性管理。

(五)成本费用核算分析。

成本费用核算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政策和计划,检查和评价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成本变动差异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成本的因素和降低途径,提出改进建议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各企业成本费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下:

1.分析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

2.抓住工资、材料、燃料电力、折旧、其他各要素费用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各项主要消耗定额和开支标准,以及价格变化对成本的影响,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3.揭露铺张浪费和重大损失性费用以及违反财经纪律现象,查明管理上的漏洞

4.分析时应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检查计划执行程度,将本年成本主要指标与去年同期和历史最高水平比较,观察成本变动趋势。

成本分析采取日常的、定期的、专项的、动态的等多种形式。日常分析主要用于控制支出进度;定期分析主要用于较全面的分析,为下一步改进管理提供信息资料;专题分析主要用于针对成本费用某项突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及时扭转偏差;动态分析主要用于分析任务等因素变化对成本的影响及变动趋势。

(六)严格遵守成本核算规定。

1.确定成本支出范围,划清成本界限。即划清基建、大修、更新改造、专项款等资本性支出与成本费用的界限;划清本单位成本负担的支出和不由本单位成本负担的支出界限;划清运输支出与技术成本的界限;划清营业成本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划清本期与前、后期支出界限。

2.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收支配比原则。根据计算期内完成的实际工作量、实际消耗、实际价格进行核算。

3.成本核算的资料必须准确、完整、真实、合法,记载、编制必须及时。

4.严格遵守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有关消耗定额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