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探究税收来源及分配方式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探究税收来源及分配方式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粮食大县税收总额为221.08亿元,仅为吉林省县域税收总额的31.32%。可以说明,吉林省县乡财政中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作用不是很明显,税收贡献率偏低,这主要是县域经济不发达、税收体制不健全等原因所导致。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探究税收来源及分配方式

在我国,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本文对于财政收入的研究主要是采用一般预算性收入,而一般预算收入主要的稳定来源是税收收入。税收收入的主体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收入。但是从表4-3可以看到,税收本应作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是对于粮食大县来说,各县的税收收入的贡献率却比较低,吉林省县域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率为62.13%,而粮食大县中只有农安县、九台市、德惠市、伊通县、双辽市、前郭县和长岭县超过吉林省县域水平,其余各县都低于这个水平,其他5个县税收贡献率在50%左右,最低的是榆树市,税收贡献率仅为46.40%,比吉林省县域平均水平低15.65%。把粮食大县与东北十强县之一的延吉县相比,只有农安、九台、德惠、伊通、双辽和长岭的税收贡献率超过延吉市,而其余6个县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再把粮食大县与吉林省税收贡献率最高的柳河县相比,差距就更大了。2016年粮食大县税收总额为221.08亿元,仅为吉林省县域税收总额的31.32%。可以说明,吉林省县乡财政中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作用不是很明显,税收贡献率偏低,这主要是县域经济不发达、税收体制不健全等原因所导致。

表4-3 2016年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构成及贡献率

资料来源:2017年《吉林统计年鉴》

粮食大县的税收贡献率普遍较低,2005年吉林省县域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率为45.94%,粮食大县税收贡献率为46.75%,粮食大县的税收贡献率略高于吉林省县域的水平,经过11年的发展吉林省县域税收总体贡献率反而降低,2016年税收贡献率下降到38.81%,下降了16.03%。粮食大县的税收贡献率下降到33.84%,下降幅度为12.91%。2016年作为全国百强县,同时又位于东北十强县之首的辽宁省瓦房店市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73.67%。吉林省粮食大县与之相比差距甚远。从表4-4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县域和粮食大县的企业所得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以及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都呈现下降趋势。从各个税种的贡献率来看,2005年贡献率最高的是增值税,而发展到2016年增值税贡献率有所下降,但是依然是第一大税种。其次是营业税,然后是企业所得税,最后是个人所得税。2005年与2016年相比,增值税贡献率虽然减少,但是地位上升,企业所得税贡献也不断上升,这说明不管是吉林省县域,还是粮食大县第二三产业发展有所进步。而且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对县域财政收入增加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www.xing528.com)

表4-4 2005年和2016年吉林省县域和粮食大县各县税收贡献率

资料来源:2006年和2017年《吉林统计年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