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技术变革的理论特点及其影响

农业技术变革的理论特点及其影响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的鲜明特点、理论意义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所谓农业的技术进步,就是人们选择和实施的新技术,能够使单位农业资源或要素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是使生产单位农产品所需的资源或要素投入更少,速水与拉坦认为,一种关于农业发展的有效理论,应该包括这样一种机制:通过它,一个社会可以选择农业技术变革的最优途径。

农业技术变革的理论特点及其影响

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的鲜明特点、理论意义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

第一,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把技术变革过程看作经济制度内在的变量。它的理论框架虽仍然建立在传统的厂商框架之中,但却把技术变革这个在传统理论体系中,一直视为经济系统的外在因素,作为经济制度的内生变量,并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无论在理论的方法上,还是理论本身的内涵上都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规律:一国的农业技术进步及其成功的道路,不是一般科技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自发产物,也不是从哪一外国引进的,而是由该国农业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的。即利益诱导是技术变革的内在驱动机制。

第二,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选择的农业技术进步的最优途径和选择方法。这是最能够体现这个理论的价值所在。所谓农业的技术进步,就是人们选择和实施的新技术,能够使单位农业资源或要素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是使生产单位农产品所需的资源或要素投入更少,速水与拉坦认为,一种关于农业发展的有效理论,应该包括这样一种机制:通过它,一个社会可以选择农业技术变革的最优途径。一国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率和迅速、可持续的增长能力,取决于其在各种途径中进行有效选择的能力。如果不能选择一条可以有效消除资源禀赋制约的途径,就会抑制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虽然,这个理论的具体内容还存在有待商榷的地方,但它所提供的基本框架和思想方法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了理论本身。(www.xing528.com)

第三,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注重了制度变革的因素。这个理论除了强调市场经济制度,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准确反映资源或要素的稀缺程度,是诱导理论及其赖以形成的传统厂商理论框架的基本前提以外,它着力强调的另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制度变革也是经济制度内生的结果。在价格有效地反映产品和要素供需变化以及农民、公共研究机构和私人厂商之间存在着有效的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市场价格信号将引导技术变革沿着一条有效途径进行。即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变化,引导农民对节约稀缺资源的技术需求,需求通过市场引导私人厂商开发并增加供给;对于厂商无利可图的技术,农民便通过组织——一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向政府提出要求,政府会根据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对成就和得到社会认可的需求,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和刺激公共机构提供有效的技术供给;还有,模型中表明的生物化学技术进步所要求的农田基础设施的供给,因其也属于公共物品而需要集体行动,因此,也是通过农民的需求引导农民组织或政府行为,以产生有效防止集体行动搭便车的制度供给。速水佑次郎与弗农·拉坦的这种努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的现代要素投入和技术制度供给理论(速—拉称之为高收益投入模型)的一些不足,比如,没有解释经济条件如何诱导诸如公共支持的农业实验站这样的新制度的发展,也没有说明农民为创建诸如排灌系统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而组织的集体行动的过程,还有,舒尔茨关于传统农民的理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率的观点虽然是正确的,却并不能保证这种理性的集合——在农村社区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是,他们试图把制度变革也作为由经济制度内生化的成效——模型的成功解释力和影响力,都远远不能与技术变革理论相媲美。这也可能要部分地归咎于人们更容易接受那些被已经发生过的和容易看到的事实证明了的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