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仁法则:打造家的企业文化

同仁法则:打造家的企业文化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仁法则”最早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当时在美国的一家家庭用品公司里,领导者把公司的销售人员称为“同仁”,公司的非基层职位90%都让公司内部人员来填补,公司一共有400多名部门负责人,只有17个人是从外面招聘的。不仅如此,公司的股票购置计划也力图让全体员工都能成为“同仁”。“同仁法则”是一种非常人性的管理方法,如果把企业比作家,那么不仅领导者是这个家的主人,员工亦是。

同仁法则:打造家的企业文化

“同仁法则”最早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当时在美国的一家家庭用品公司里,领导者把公司的销售人员称为“同仁”,公司的非基层职位90%都让公司内部人员来填补,公司一共有400多名部门负责人,只有17个人是从外面招聘的。不仅如此,公司的股票购置计划也力图让全体员工都能成为“同仁”。公司规定所有员工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低于公司股票价格15%的幅度购买。正因为此,这个公司的人才流失比例比零售业的平均水平低20%,可见,把员工当成公司的主人,当成领导的合伙人,对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

“同仁法则”是一种非常人性的管理方法,如果把企业比作家,那么不仅领导者是这个家的主人,员工亦是。一个睿智的领导者会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合伙人,要知道员工不仅是企业财富创造者,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者。

提到星巴克咖啡,如今可谓家喻户晓。星巴克咖啡的历史很短,1971年,星巴克开始创业的时候,只卖咖啡豆,而并非大家所熟悉的咖啡店,星巴克咖啡店是1986年才开始运营的。但是,就是这短短的三十几年时间,星巴克却快速地发展着。在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的全球著名品牌排行榜上,麦当劳排名第9,星巴克排名第88。而2003年2月份的《财富》杂志上公布的全美最受赞赏的公司,星巴克名列第9。

华尔街,星巴克已经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安全港。在过去短短的10年时间里,星巴克的股价在经历了4次分拆之后,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已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以及IBM等大公司。

如今,星巴克已经是拥有两万多家门店的大型企业,仅在中国就有2000多家,不仅如此,星巴克还在以平均每天开业6家店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

那么,是什么创造了星巴克的奇迹呢?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说:“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合作者相互信任,成功的关键是,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而在这种价值观里,员工第一,顾客第二,把员工当作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一点。”(www.xing528.com)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能够正视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就能突破把员工当成企业赚钱工具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发现人才,把员工当成公司的主人,自己的合作伙伴。毋庸置疑,合作伙伴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必然是一致的。当领导者把员工当成公司的主人时,员工就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人。企业不轻易解雇员工,而且为其创造出最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领导者重视员工,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就会使员工感受到尊重,并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反过来讲,当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主人时,就会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自然会负起“公司主人”的责任来,积极工作,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工作效率自然会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效益。

然而,在职场中,我们有时会听到一些下属在私底下这样抱怨领导者:“功劳是他的,荣誉也是他的,我们得到了什么呢?”事实确实如此。在企业里,有一些领导者喜欢把所有的工作成果都据为己有,不愿意适当地奖励下属。他们认为员工无非就是为企业打工的人,是企业的赚钱机器,没有必要把他们当成公司的合伙人或者主人。殊不知,他们的做法让下属认为他们窃取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者思想果实,是对下属极不尊重的一种行为。

如今,企业和员工是平等的,是双向选择的,员工可以选择企业,企业也可以选择员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管理走上了正轨的时候,这种双向选择就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选择合适的人才,同时给予对方相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当员工在企业里获得培养,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和绩效时,企业希望员工具有稳定性,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吸引,获得培养的优秀员工可能会选择跳槽,这对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所以,作为领导者,应该想方设法让员工自愿留在企业,让他们愿意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例如,领导者可以给予员工一些经济利益;给他们创造和谐、优越的工作环境;为他们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把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长期目标相结合,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