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湖高新区发展的瓶颈及优化方向

东湖高新区发展的瓶颈及优化方向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湖高新区是中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的佼佼者,在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环境完善方面都大胆地先行先试,为其他高新区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但从东湖高新区自身的发展需求看,其升级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制约。虽然东湖高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大幅攀升,但相比中关村高新区依然有较大差距。

东湖高新区发展的瓶颈及优化方向

东湖高新区是中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的佼佼者,在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环境完善方面都大胆地先行先试,为其他高新区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但从东湖高新区自身的发展需求看,其升级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制约。

(一)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

技术(知识)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质量与自主创新能力呈正相关,因此,自主创新方面的不足成为东湖高新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明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主要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导致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无法实现突破,产业技术竞争力较薄弱。二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不完善。由于受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并不健全,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资本要素市场、融资渠道及风险投资的制度缺陷导致自主创新投入的资金来源受限,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虽然东湖高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大幅攀升,但相比中关村高新区依然有较大差距。2012年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2.8万件,逼近3万件,东湖高新区专利申请量只是中关村的三分之一。

(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成熟(www.xing528.com)

科技成果转化是对技术研究与开发后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及推广,是由实验室到市场,由技术到产品的关键环节。技术创新离开科技成果转化就无法产生实际价值,因此,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否成熟决定了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虽然东湖高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走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级高新区的前列,但从自身长远发展的要求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国家对金融体系管制比较严格,科技贷款的规模和方式比较单一,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补贴或研究部门科研费用,导致部分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缺乏创新能动性。二是东湖高新区大多数科技成果不成熟或缺乏中试环节,科技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成熟度低、配套性差。三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缺乏市场信息和企业的参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以及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试阶段均未做足够的市场调研,导致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市场所需求的产品。

(三)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创新

虽然现阶段东湖高新区已建立了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合作机制,但由于产业技术联盟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大多数合作项目尚处于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战略联合。产业联盟由研究机构、企业和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不同机构的运作模式与程序不同,导致产学研联盟存在文化、制度及运作风险,易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因此,完善的运作机制成为当前产学研合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东湖高新区现有的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还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