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及优化方向

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及优化方向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养老金金融发展的现状1.总体情况第一,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实现2万亿元,企业年金规模超过1万亿元,但增速呈现下滑趋势。(二)养老服务金融发展的现状2016年3月份,养老服务金融第一次出现国家层面的界定,即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及优化方向

(一)养老金融发展的现状

1.总体情况

第一,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实现2万亿元,企业年金规模超过1万亿元,但增速呈现下滑趋势。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曾一度呈逐渐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约2.04万亿元,其中基金权益约为1.94万亿元。在2.04万亿元的基金权益中,有约1.60万亿元是属于全国社保基金权益,有约0.12万亿元是个人账户基金权益,有约0.23万亿元是地方委托资金权益。另外,截至2016年末,企业年金运作资产规模第一次达到1万亿元,有3207个运作组合。

第二,在职业年金投资运营方面积极开展相关基础性工作,确定基本养老金管理机构。在职业年金的顶层设计方面,2016年以来一系列相关文件陆续出台。例如:《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于2016年9月由财政部和人社部联合发布,这意味着我国职业年金基金开始了市场化投资运作。之后,围绕职业年金基金在诸如运营管理流程及数据交换、备案编码以及合同签署等主要方面也通过文件进行了规定和统一。主要文件有《关于印发职业年金基金数据交换规范的通知》《关于印发职业年金基金管理运营流程规范的通知》《关于职业年金计划备案和编码规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印发职业年金计划管理合同指引的通知》等。伴随着系列文件的出台,职业年金在投资运营方面陆续开展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在2016年3月份,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股票投资等运作提供法律依据的文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出台。在这个文件中,规定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合格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人的身份。在2016年11月份和12月份,全国4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托管机构以及全国21家证券投资管理机构通过评审程序被遴选出来。

第三,养老保险公司陆续成立,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规模达到上千亿元。继新华养老保险在2016年9月成立和人保养老(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在2017年1月成立之后,我国共有8家养老保险公司,即国寿养老保险公司、长江养老保险公司、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安邦养老保险公司、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新华养老保险公司、人保养老保险公司。据信息披露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全市场养老保障管理的产品规模已经达到1200亿元,其中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管理的产品较多并达到530亿元,国寿养老保险公司达到370亿元。随着这些养老保险公司业务的深入开展,其在养老保障管理方面的产品等的规模会继续快速增长。

2.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养老金金融暴露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养老金运行质量不高,在产品方面存在供给不足。这种结构性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养老金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当前,在养老金管理方面,银行活期存款是大部分基本养老金的存储状态,沉淀的养老资金并未充分进行高质量投资运营。这与投资运营相对不够专业、能力和经验不足以及投资渠道相对狭窄有关。(2)养老金存在收入总量与支出需求的缺口,同时养老金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潜力也不强。(3)养老金存在地区、结构不均衡和不协调问题。养老金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运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养老金的三大支柱业务存在明显的结构性不均衡。

(二)养老服务金融发展的现状

2016年3月份,养老服务金融第一次出现国家层面的界定,即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保监会在同一年出台《关于延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并扩大试点范围的通知》。

1.不同金融机构纷纷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金融产品

(1)银行业

①养老储蓄产品

养老储蓄产品是以养老作为目的的银行存款,具备收益稳定、风险较低、便利操作的特点。根据《2016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60%以上的受访者把商业银行存款看成退休后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照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居民储蓄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处在比较高的水平上,近年来长期维持在50%左右。

②养老理财产品

养老理财产品是由商业银行进行设计开发、追求客户养老资产进行长期稳健增值并支持长期持有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总体上有三大种类:一是针对单独养老客户的理财产品,如针对养老专属银行卡的老年人客户的理财产品以及针对在银行办理企业年金和养老金业务的职工的理财产品等;二是针对机构类客户的理财产品,如针对企业年金等养老金客户、团险客户、薪酬福利客户的理财产品;三是普通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指客户群体不限定,只是附带“养老”字样的一般理财产品。截至2015年末,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上海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以及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养老理财产品的提供,累计金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

③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主要面向拥有产权住房的老年人的住房抵押商业贷款。其目的就是满足养老资金短缺的老年人养老的融资需求。由于各种现实原因,我国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房养老”,很多银行提供的住房反向抵押商业贷款的期限并不是终生的,而是有一个确定的期限,期限结束之后必须还本付息并结清。例如:中信银行的养老按揭商业贷款,其贷款期限就是不超过10年。兴业银行、上海银行等也推出了这方面的产品。总体上,因为业务限制、政策支持以及房价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商业银行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比较少。

④养老专属银行卡

该卡总体上有两大主要种类:一是银行向老年人客户定制的专属卡片,如上海银行的美好生活卡、中国银行的常青树借记IC卡等。二是商业银行向社会保障卡持有人提供的专属卡片。这种卡片除具备传统社会保障卡的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功能外,还能够增加消费、转账以及现金存取等附加金融功能。

(2)保险业

①商业养老保险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商业保险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不断创新养老产品与服务。近年来,中国以年金保险为代表的商业养老保险获得稳健发展,不过总体上规模还比较小。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整理显示:2016年中国具备养老功能的以年金保险为主的人身保险的保费收入大约是8600亿元,仅占人身保险总保费收入的约25%。实际上,退休后能够分期支取的养老年金保险这样真正的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收入大约有1500亿元,仅占人身保险总保费收入的4.4%,有效保单件数为1348万件,有效承保人次为1707万。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鼓励进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

②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专门替拥有一定房产但又有养老资金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养老融资的保险产品。这种产品能够适应老年人居家养老和增加养老收入两大核心需求,特别适合单身高龄老年人、失独或者“空巢”老年人和中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2014年6月,中国保监会出台《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计划在北京市、上海、广州、武汉开展试点。幸福人寿的首款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在2015年3月25日正式获批推出。截至2016年6月份,武汉、上海、北京、广州4市购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的家庭共有60户78位老人。

③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这项产品业务最早在2009年开始运行,当时是团体型产品,也主要是类年金产品,其形式是为企业年金计划提供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2013年5月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向个人销售相关产品。2015年中国保监会出台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要求3年期及以下封闭式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在养老保险公司新增年度业务时,其规模需要与养老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相匹配,同时养老金管理公司也可以开展此项业务。2016年11月中国保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经营门槛,要求强化投资管理并加强产品的备案等。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在发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方面有了新的规定,前提是业务产品要依法合规,首要条件是具备长期养老功能,然后就是要符合生命周期特点。当前,已有7家公司获批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资格。截至2016年末,全市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达到1200亿元以上的规模。

(3)信托

在养老产业需求层面,养老信托涉及业务包括养老资产管理和养老消费服务,在这个意义上养老信托可划分为养老金融信托和养老消费信托。在养老产业供给层面,养老信托涉及业务包括养老医疗服务供给和养老基础设施或社区建设等,在这个意义上养老信托可划分为养老地产信托和养老基础设施信托等。从总体上讲,市场上养老信托产品相对较少,养老信托刚刚起步。中信和信居家养老消费信托是中信信托推出的产品。该产品门槛比较低,主要对象是居家养老客户,产品提供的服务有健康数据管理、紧急救援等。该产品期限只有1年,分为1万元、2万元和3万元缴费不等几种。外贸信托是“安愉人生”养老金融信托,是与兴业银行共同发行的。其最低门槛是600万元。其对象主要是私人银行高端客户,要求受益人必须首先是老年人,其目标就是通过信托制度安排进行财富传承和养老保障。

(4)基金业

基金行业近年来积极探索如何服务养老。汇丰晋信2006年发行了我国第一只具备养老属性的混合型目标日期基金。在这之后,工银瑞信和大成基金也推出了混合型和债券型目标日期基金。天弘基金在2012年发行了我国第一只具备养老主体的天弘安康养老混合型基金。截至2016年底,总共有9家基金公司推出以养老为主题的公募基金13只,共有142.99亿元的基金资产净值规模。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网公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养老型基金”的概念。该《指导意见》倡导大力进行养老型基金产品开发,并支持通过专业化金融产品投资来提高个人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强自我养老保障能力。《养老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在2017年5月份征求意见,意味着真正的“养老型”基金即将诞生。

2.提供便利性的金融服务,改善金融基础服务

(1)提供便利性的金融服务

第一,优化和改造金融机构实体网点布局。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率先对银行营业网点布局进行优化,将社区银行和养老支行等建立在中老年人口集中的社区,同时进行专属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和方案的提供。也有一些银行充分考虑老年客户的特点,对各地的营业网点或者社区银行开展适老性改造,如改造银行网点的柜台、座椅等便利设施,对老年客户业务服务流程进行优化,打造养老专属网点等。

第二,推出网上银行、移动支付服务。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老年客户越来越多,对金融业务办理渠道的偏好也从线下转向线上,开始使用移动支付。

第三,提供养老综合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整合涉及个人养老的诸多金融服务产品,形成养老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不断对养老服务金融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大。在对内方面,商业银行对集团资源进行整合,开发银行卡、商业保险和理财产品等。在对外方面,商业银行借助养老服务公司扩大对老客户增值服务内容的外延,在有关医疗挂号、健康管理、生活缴费以及旅游休闲等方面搭建综合养老服务平台。(www.xing528.com)

(2)提供金融基础服务

第一,建设养老服务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养老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大都介入过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方面的业务。这些金融机构在诸如账户管理、资金托管、支付结算、投资管理等专业系统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有基本完善的服务平台。例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托托管、账户管理、受托管理等系统,对企业年金的高效和安全运作提供保障,使企业年金实现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能够提供年金领取、账户查询等业务服务。

第二,加强对老年客户进行金融教育和权益保护。在加强对居民进行金融教育和权益保护中,金融机构一直将老年客户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例如:商业银行充分借助银行营业网点、微信公众号以及互联网等不同途径,对理财产品等新型金融业务进行宣传和知识普及。为了加强对老年人金融诈骗的防范,2016年12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通告》明确规定:个人在利用银行ATM向非同名账户进行转账的,24小时之后资金才会到账。

3.投融资环境的改善及不足

(1)养老服务的投融资环境得到改善。2019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一方面鼓励民办养老机构获得抵押和质押贷款,一方面探索营利性养老机构开展抵押融资,一方面还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进行上市融资。2020年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产业。2021年发出的《民政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十四五”期间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通过优惠贷款等方式支持符合授信条件的养老服务项目。

(2)养老服务金融在金融服务方式和赋能方面存在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第一,养老服务金融在金融服务方式方面比较单一和缺乏,具体是涉老特殊需求的金融服务不足,金融服务便利性、特色性和实惠性不够。第二,养老服务金融存在赋能不足问题。金融机构针对涉老金融产品的主动性不够,通常情况下低收益型的养老金融产品占到多数,开发的养老金融产品种类单一、产品针对性一般且产品同质化较为常见,产品创新和技术智能化方面较为低端。

(三)养老产业金融发展的现状

我国养老产业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依照产融互动理论,我国与养老产业相对应的资本市场发展也不完善,无论是市场性还是政策性金融工具均在摸索与养老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创新模式。政府的目标就是不断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促使社会资本能够进入养老产业并助其成长。

1.借助资本市场的市场性手段

(1)REITs

REITs就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是由于地产的繁荣而产生出来的金融产品,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重要手段。REITs能够将流动性比较低的、非证券化形态的地产投资直接转变成为在资本市场中带有流动性的证券资产。

从大型养老地产的转型布局来看,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思维正是从“卖房子”转向“卖服务”,从当初的地产概念运作发展到对养老服务的“养老+地产”模式,从重区位发展到区位和服务双轮驱动。也就是说,养老地产正在逐渐摆脱传统的地产思维,迈向以消费者需求作为核心的服务化。不过,养老地产还面临运营方面的诸多困难:首先,地产公司前期拿地的成本及建设成本很难通过提供的养老服务收费收回;其次,养老服务所具有的微利性和长期性特点也使得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报期很长。然而,REITs基金恰恰能够满足养老地产长期稳定的投资资金的需求。

在国外,美国REITs模式相当成熟,而我国养老地产REITs尚在发展初期。

(2)新三板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为“新三板”。因为其上市条件比较宽松,截至2017年期末,已有11070家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数量远远超过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的企业数量。在这1107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涉及养老行业的企业共有26家,其主要业务包括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信息化系统设计、家政、医疗、旅居、保健品等。这些新三板挂牌企业通常都是调整以前的消费者结构,将重点消费群体由以前业务扩展到老年人以及养老机构,不过养老行业的业务并非其主营的关键业务。

(3)上市企业理性介入主板市场

在A股市场中,截至2016年底,准备或者已经布局养老行业的一共有58家企业,这58家企业的分布是信息系统领域的企业6家、养老地产领域和养老服务领域的企业各11家、智慧养老领域的企业7家、医疗服务领域的企业9家、医药保健领域和养老器械领域的企业各5家、金融投资领域和医疗体检领域的企业各2家。从这些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来讲,转型切入养老产业的企业主要分布的行业为四大类,即医药、信息系统、地产、保险。

2.政府引导和发力的政策性手段

(1)养老产业与PPP项目对接

公共私营合作制(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指的是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因为进行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因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作为基础,形成一种彼此之间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而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合同来进行明确,以此保证合作能够顺利完成,并取得比单方行动更理想的结果。

养老产业与PPP项目对接存在很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国家出台以下政策鼓励养老服务产业与PPP模式进行对接:

一是通过对市场准入条件进行放松,鼓励社会资本对养老服务工程进行投资。

二是在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建设中对社会资本优先考虑。

三是鼓励在公共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社会资本充分利用PPP模式对养老、医疗和体育健身设施以及公立机构改革等进行参与。截至2017年4月,由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所公布的养老PPP项目共有292个。

(2)地方政府建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

政府养老产业引导基金通常是由各省、市地方政府设立并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的政策性基金,这是政府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的常见方式。基金由地方政府成立,政府以信用进行背书,向社会资本筹集基金,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与此同时,基金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淘洗市场中的众多养老产业,加快养老产业整合,使养老产业实现市场化。2014年,我国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进行什刹海养老试点,在山东、吉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内蒙古、甘肃8个省和自治区进行了试点。

(3)各地方城投公司推出养老产业专项债

国家发改委2015年公布《养老产业专项债发行指引》之后,各省、市城投公司开始筹备进行养老产业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地方政府发行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存在几大优势:一是此类专项债是国资委“加快和简化审核类”项目;二是发债的城投公司没有发债指标数量限制;三是发债募集资金可以在50%限度内用于银行贷款的偿还以及营运资金的补充;四是发债企业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能够计入发债企业的资产。

(4)政策性银行的养老项目专项贷款

当前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只有国家开发银行较早提供养老项目专项贷款。这项养老项目贷款是以《民政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基础来发放贷款和进行项目筛选的。

国家开发银行的养老项目专项贷款主要有五大方面: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这类项目的设施主要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其实施主要是以市、县(区)为单位,进行整体的融资支持。②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这类项目通常是利用统贷方式批量化进行支持。③养老机构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的主要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社会福利院、养老社区、敬老院等。④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以及养老产业相关项目等。

3.融资渠道拓宽及不足

(1)养老产业的融资渠道获得拓宽。在各省市获得融资支持的养老产业项目越来越多。例如:安徽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先后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和法国开发署贷款的支持。《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版)》(发改社会〔2019〕1422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普惠养老。

(2)养老产业金融由于涉老产业不发达,导致资金支持有限。总体上,涉老产业在规模化、产业化和商业化方面均处于初级阶段,其涉老产业的主要投资人通常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主。由于涉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产业金融供给表现出明显的结构不协调:一是涉老产业的金融信贷资金有限;二是在金融机构组织管理架构上鲜有专门的金融业务和服务条线以及涉老金融产业金融产品体系;三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未将养老产业金融产品作为独立的项目单元,在人力投入和业务开发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