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振兴与养老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化策略

乡村振兴与养老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金融教育不仅有利于减少农村地区金融欺诈的出现,同时还可以降低农村群众对于金融的排斥,促进养老金融普惠式发展。政府可制定一些管理政策、评估标准对时间银行进行规范,并对参加时间银行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时间银行的正常运行。在农村地区建立时间银行,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而且时间银行的建立具备一定的普惠性,可以使更多的老人享受到养老服务。

乡村振兴与养老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政府引导观念转变,普及金融知识

一方面,针对农村地区传统的养老观念,政府要利用新闻媒体、网络以及组织宣讲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导,倡导传统养老观念的改变,使广大群众了解到各种不同的养老模式,引导大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养老金融产品,减少养老金融普惠式发展的阻力。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金融知识讲座,或者组织金融专业人才开办“金融夜校”等,为广大群众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加强金融教育不仅有利于减少农村地区金融欺诈的出现,同时还可以降低农村群众对于金融的排斥,促进养老金融普惠式发展。

(二)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吸引人才回乡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助力于农村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可进行政府引资或出台相应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企业到乡村地区兴办产业;还可通过与银行合作,推出农民创业借贷优惠,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在自己家乡创办企业等。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外出的青年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还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为进行更广泛的养老投资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青年劳动力留在家乡就业,可以就近照顾家里老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出打工造成家里老人照顾不足的问题。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距

“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这一目标体现了养老金融普惠式发展的重大意义。养老金融普惠式发展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公平、共享核心理念的体现,更体现出国家的人文关怀。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从各个层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在法律层面,应完善有关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各部门在法律制约下开展工作,有利于相关养老政策的有效施行。在福利方面,应针对农村地区失能、半失能、高龄、孤寡老人制定出台一些福利政策,改善这部分人群的晚年生活质量。在医疗方面,政府还可作为中间人,促进当地医疗机构与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推出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由商业保险公司为参保人提供资金支持,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解决生病老人的康复、护理等问题。此外,针对养老基金,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养老基金管理制度,增加老年群体对于政府的信任。

(四)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www.xing528.com)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养老金融参与主体较为单一的问题,政府应该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实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可采取财政贴息、政策奖励、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私营企业、医疗机构等参与进来。例如:政府可以和社会机构进行合作或鼓励私营养老机构到农村发展,在农村地区兴办民营养老院、幸福院、康养院等养老机构。这样既可以增加这方面供给,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又可以形成市场竞争的关系,促进各养老机构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效率、服务水平,完善设施建设。政府还可通过财政支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养老健康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

(五)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首先,大力宣传“养老金融准备年轻化”的理念,鼓励广大农民提前做好养老准备,同时引导各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的消费特点开发出适合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规范,鼓励银行推出适合农村养老人群的养老储蓄产品、理财产品,并针对农村老年群体的特征,如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可设置老年人办理业务的绿色通道,推出可设置指纹密码的银行卡,努力提升老龄人口群体的养老财富储备能力和养老服务支付能力。

其次,完善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针对农村人口需求特点的多层次的养老体系,重视商业保险在养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引导商业保险在农村地区保险产品的开发,鼓励农民选择商业养老保险对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充,增强自身的养老保障。

(六)建立时间银行,充分利用资源

鉴于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众多老人在家的现象,综合考虑,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建立时间银行,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低龄老人加入时间银行,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为自己将来享受养老服务储蓄时间。政府可制定一些管理政策、评估标准对时间银行进行规范,并对参加时间银行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时间银行的正常运行。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一方面可以减少老年群体的孤独感,增加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低龄老人可通过时间银行为自己之后享受养老服务进行时间积累。对于那些积累了服务时间数,而自己不需要兑换服务的老人,政府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该部分老人经济补偿。在农村地区建立时间银行,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而且时间银行的建立具备一定的普惠性,可以使更多的老人享受到养老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