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劳资关系?——组织行为学起源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劳资关系?——组织行为学起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最初缘起于对劳动生产率与劳资关系的关注。1)亚当·斯密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他还主动把工人的工作时间从13~14小时缩短到10.5小时。4)弗雷德里克·泰勒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弗雷德里克·泰勒1911年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劳资关系的对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劳资关系?——组织行为学起源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最初缘起于对劳动生产率劳资关系的关注。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比奇、罗伯特·欧文和弗雷德里克·泰勒。

1)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

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于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的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调和。

斯密列举了制针业来加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20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1/240,就连这数量的1/4 800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3个: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2)查尔斯·巴比奇

1832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比奇出版了《论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利益的思想,分析了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他指出,这些原因是:

第一,节省了学习所需的时间。生产中包含的工序越多,则所需的学习时间越长。

例如,一个工人无须从事全部工序而只做其中少数工序或一道工序,就只需少量的学习时间。

第二,节省了学习中所耗费的材料。因为在学习中都要耗费一定的材料,实行劳动分工后,需学习的内容减少了,所耗费的材料也相应地减少了。

第三,节省了从一道工序转换到另一道工序所耗费的时间。而且,由于分工后经常做某一项作业,肌肉得到了锻炼,就更不易疲劳。

第四,节省了改变工具所耗费的时间。在许多手艺中,工具常常是很精细的,需要做精密的调试。调试这些工具所占的时间相当多,分工后可以大大节省这些时间。

第五,由于经常重复同一操作,技术熟练,可以加快工作速度。

第六,分工后注意力集中于比较单纯的作业,能改进工具和机器,设计出更精致合用的工具和机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巴比奇还指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一样可以进行分工。法国桥梁和道路学校校长普隆尼把他的工作人员分成技术性、半技术性、非技术性3类,把复杂的工作交给有高度能力的数学家去做,把简单的工作交给只能从事加减运算的人去做,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工作的效率。

在劳资关系方面,他强调劳资协作,强调工人要认识到工厂制度对他们有利的方面。这也同泰勒在几十年后发表的论点很相似。他提出一种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认为这种制度有以下的好处:

①每个工人同工厂的发展和利润的多少有直接关系。(www.xing528.com)

②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③能促使每个部门改进工作。

④鼓励工人提高技术和品德,表现不好者减少分享的利润。

⑤由于工人同雇主的利益一致,能消除隔阂,共求繁荣。

3)罗伯特·欧文

企业家罗伯特·欧文18岁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欧文的管理思想基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法国唯物主义学者的观点,他认为,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品行,坏的环境则使人形成不好的品行。他对当时很多资本家过分注重机器而轻视人的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并采用多种办法致力于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工厂里,欧文通过改善工厂设备的摆设和搞好清洁卫生等方法,为工人创造出一个在当时看来尽可能舒适的工作场所。他还主动把工人的工作时间从13~14小时缩短到10.5小时。

欧文在工厂内推行了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废除惩罚,强调人性化管理。欧文所推行的这种无惩罚的人性化管理,在当时几乎是一个奇迹。同时,部门主管考核员工,经理考核部门主管,并辅之以越级申诉制度,开创了层级管理的先河,也有利于劳资双方的平等沟通和矛盾化解。此外,欧文还创办了劳工食堂,创建工人消费合作社,设立工人医疗养老金制度等。新拉纳克由此成为英国的模范社区,没有流浪汉,没有小偷小摸,几乎是资本主义“罪恶泛滥”中冒出来的一方净土。

4)弗雷德里克·泰勒

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弗雷德里克·泰勒1911年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所处的时代,特别是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本积累和工业技术进步。但是,发展、组织、控制和管理这些工业资源的低劣方式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使劳动者发挥潜力。当时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严重激化:资本家对工人态度蛮横,工人生活艰苦,而资本家个人过着奢侈的生活;工人则不断用捣毁机器和加入工会组织领导的大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劳资关系的对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泰勒一生大部分时间所关注的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这不但要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而且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工人的工资。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他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①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②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③制订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④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⑤管理和劳动分离。

⑥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