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态度概述:了解态度的重要性与特点

态度概述:了解态度的重要性与特点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评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因此,不同的态度便具有不同的认识和情感,而且还会影响其行为表现。2)态度的构成作为一种心理倾向的态度,其组成有3个部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表现的好恶情感的体验。上述3种态度成分应是协调一致的,肯定的评价定会产生友善的情感反应,并带来亲近性的行为倾向。

态度概述:了解态度的重要性与特点

1)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评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这里所指的评价是指人对态度对象认识的肯定或否定的看法,行为倾向则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喜恶情感和要采取的行为。因此,不同的态度便具有不同的认识和情感,而且还会影响其行为表现。

2)态度的构成

作为一种心理倾向的态度,其组成有3个部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认知成分也称为认识成分,它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评论、赞成和反对。例如,“我认为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这句话,便表明了主体对心理学的理解与评价及赞赏观点。

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表现的好恶情感的体验。如“我热爱劳动”“我讨厌虚伪”这两句话,便分别反映了主体对劳动和虚伪的不同的爱憎情感。

行为成分是指主体行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行为本身。它在态度中具有指导作用和动力作用,指导着人对事物的行为方向,并制约人的行为反应,决定人们采取哪些行为。如“我要向公司提一项合理化建议”。

上述3种态度成分应是协调一致的,肯定的评价定会产生友善的情感反应,并带来亲近性的行为倾向。而且一经协调形成之后,这种态度将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改变。在行为反应模式上也表现出规则性,从而使个体适应社会

3)态度的作用(www.xing528.com)

态度的作用表现在各个方面,在此主要探讨其对工作行为的作用:

(1)态度影响对事物的评价和体验

由于我们的偏见可能对同一事物的本质作出不同的解释,提出不同的假设,那些与我们态度相冲突的事实,也会被合理化地加以取舍而使之适应我们的态度。这种合理化的过程保护了我们的态度不被改变。比如,一个管理者认为企业给员工提供了工作机会,他们就应感谢企业,并为企业支付给他们的工资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个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完成,把大家组织起来工作正是领导者的职能。这两种不同态度的管理者面对员工的不满和抱怨言行,就会作出不同的评价与解释,并作出不同的反应措施。前者更容易把职工的意见看成是不支持自己的工作;后者则认为自己的工作没做好,而努力沟通自己与职工的认识。

(2)态度影响对矛盾与冲突的调解

许多人持有相互矛盾的观点,特别是某一群体内的人更容易对群体外部人员产生误解和偏见,这就妨碍了人们的交流与合作。但如果我们善于处理事实与维护自尊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处于不同地位受环境因素的局限,会使人的态度和观点带有片面性,我们就有可能对别人的观点持更宽容一些的态度,就能使自己做到既合理地作出反应,又不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像那些善于体贴他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管理者,面对职工迟到、缺勤的行为,就先考虑有可能是交通拥挤或是家中有什么事情,是否能为他解决一些个人困难。

(3)态度对外界事实的组织与选择作用

外界所存在的事实是大量的,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为基础对事实作出分类和组织,通常,我们是以一定的态度为参照框架。当对一个事物持肯定态度时,就会更多地选择那些与态度一致的已知事实,而对不利的证据常常忽略,并不断以这些事实作为对已有态度的印证;相反,对我们不友善或不赞成的人或事,则会更多地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