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态度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态度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主观评价和行为倾向。那么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怎样形成的?“这是因为在太极拳俱乐部的分享环节,人们在他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与信念不是孤独的、个人性的,而是有一群人具有共同的想法与信念。这就为学习者带来了学习归属的认同。”积极的态度总是与需求的满足相联系的。人的态度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群体环境密不可分。

态度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主观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的构成因素是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倾向。认知是通过感觉、知觉、观察和思维等认知活动实现的。评价是在认知基础上对态度客体进行分析、判断后的结论。情感是与评价相联系的对态度客体的情感体验。行为倾向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动力性的影响”。“所有态度中共有的成分是——‘反应的准备’。”(戈登·奥尔波特语)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那么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怎样形成的?维系和发展这一正向共同学习态度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因素是共同兴趣的空间。学习兴趣能否导致持续性的学习行为,最需要克服的是内心的障碍,往往产生于学习启动期的一个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缺乏认同”“怕被笑话”。幸好社区学习共同体为人们追求共同的兴趣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学伴,相互激励,获得学习认同。“这是因为在(临安清凉峰)太极拳俱乐部的分享环节,人们在他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与信念不是孤独的、个人性的,而是有一群人具有共同的想法与信念。这就为学习者带来了学习归属的认同。”[13]

第二个因素是满足自我实现和互利共生的需求。积极的态度总是与需求的满足相联系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竞争式的学习,而是一种自我比较的成果分享式的学习。它远离社会式的实现功利目的和等价利益交换的原则,却更接近于生态式的最大程度的自我实现和最普遍意义的互利共生原则。“我原先一首歌也不会唱,现在我是家里的‘麦霸’。”[14]“我们这帮人一个比一个勤奋。别人每天都在进步,自己不进步,就等于是退步了啊!所以我真的很忙的(笑),我孙子说,‘爷爷学习比我还认真’(笑容里露出骄傲与满足的神情)。”[15]“我第一次接触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时就发现,学习能手真的很多,有烘焙能手、编织能手、串珠能手、剪纸能手等。学习活动中,成员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是其他成员的老师,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则是其他成员的学生。”[16]类似上述这些社区学习共同体,激发其成员的喜爱和肯定,从而形成成员共同学习的积极态度。(www.xing528.com)

第三个因素是群体环境影响。人的态度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群体环境密不可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氛围是平等、鼓励、互为师生的。比如当访者问及姐妹编织社成员“她(徐社长)算不算是你们的老板呢?”时,她们的回答是“老板倒不是,老板要管人的,她不会管我们的,有什么事都跟我们一起商量,像姐妹一样的。”[17]还有对学习困难者鼓励,给他们增强了学习的勇气。比如清凉峰太极拳俱乐部的婉英,是个新成员,跟不上进度,她表示:如果没有老师耐心教,同伴热心指导,还有胡校长每次学习都要专门打电话通知她,这个“开头难”真要把她难住了。现在虽然动作不到位,竟也学会了。至于师生彼此分享学习成果,更是社区学习共同体最富有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当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具有认同感的时候,就会自觉地与群体的整体态度保持一致。

第四个因素是情绪性体验。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由作用对象引发的,但反映的并非作用对象本身,而是人对作用对象的一种体验与感受。它是主观真实的,与正确与否无关。它将直接影响人对该对象的态度。社区学习共同体内共同学习者的情绪体验,是成员们内心相通的体验。他们感到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巧手女人家丁女士的话或许具有代表性,“自从我选择参加巧手女人家,并开始慢慢融入其中之后,我就有了家的感觉。就是感觉很开心,很温暖”,“到这里聚一聚,心情立马就不一样了”,“我对巧手女人家有一种很强的依赖感,或者说很依恋,这里就是我的另一个家”。[18]

第五个因素是主动介入的方式。科学实验证明,个体介入共同学习活动的方式,能决定他的态度。人们开展对妇女学习烹饪这一过程的研究。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教学有关营养的知识。实验是这样进行的:教学内容按两种计划呈现。第一种计划是由精通业务的教师在大组中使用图表、电影和示范进行教学。第二种计划是由小组召集人指导,用讨论的方式学习同样的内容。两种情况下都注意用同样的时间提供最优教学。学习结束时,对妇女进行考试,以便弄清楚“学了什么样的知识”。考试结果大致相同。所有妇女都学到了不少东西。就知识而言,大组教学和小组教学没有什么明显区别。过了数月后,对她们再次进行考试。但这次考试的内容不是看她们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要求她们汇报生活实践中的变化,学习有没有给她们带来什么变化。考试的结果是,学习过同样内容的在小组中学习的妇女变化远远超过了在大组中学习的妇女。研究过这一结果的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态度。通过小组指导式的学习所形成的主动参与学习的形式,鼓励和培养的是一种责任承担和互助义务的态度。对于大组妇女来说,仍旧是在受控制的学校式的班级中学习。对于小组妇女来说,小组不久变成了“我们的小组”,小组成员间很快建立了学伴关系。她们觉得对自己、他人和小组召集人都有一种责任,对学过的东西似乎应该加以应用。[19]显然,主动介入的共同学习的方式,使她们形成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态度。这样一种社区学习共同体所特有的介入学习活动的方式和学习态度,使得许多成人重燃学习的热情和希望,因为这与他们以往的学校控制式学习的失败经验毫无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