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献的历史与含义

文献的历史与含义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献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见,人类的知识信息以文字、图形、代码、符号、声频、视频等形式,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记载在物质载体上而形成的记录,通称为“文献”。

文献的历史与含义

文献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载体材料,记录知识信息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例如,文献载体材料的发展经过了甲骨、陶器、玉器、石头、竹简、缣帛、纸张、缩微平片、缩微胶片、光盘、磁盘等各种不同形态,目前已经逐步进入现代的多元化并存时期;文献记录手段从铭、刻、抄、写过渡到印刷,进而发展到采用电、磁、光等现代技术记录手段。因此,广义的“文献”泛指多种载体材料的文献,如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资料,以及存储在磁带、光盘、磁盘等载体上的大量电子文献;狭义的“文献”专指具有历史保存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的书刊和文物资料,包括各学科重要的书刊资料以及历史文物档案材料。所以说,“文献”含义的发展演变过程实际上是信息载体和信息记录手段发展的过程。

关于“文献”,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ISO/DIS5217)中的定义为:“文献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储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下的定义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可见,人类的知识信息以文字、图形、代码、符号、声频、视频等形式,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记载在物质载体上而形成的记录,通称为“文献”。(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