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封禅与禅让的历史与含义

封禅与禅让的历史与含义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封禅封禅是对山川、已故人物的褒封与祭祀,禅让则是一代名君将宝座让与圣贤者继承,二者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对自帝舜至汉武帝时的封禅作了详细阐述。这一切均属封禅。(二)禅让禅让之事,本属乌有。且尧死三年后舜才即位,尧之魂魄岂能禅让呢?至于禅让的事,则在三国时期颇为突出。曹丕篡东汉献帝位时,上演了三次禅让的把戏后才受禅。

封禅与禅让的历史与含义

(一)封禅

封禅是对山川、已故人物的褒封与祭祀,禅让则是一代名君将宝座让与圣贤者继承,二者属两个不同的概念。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对自帝舜至汉武帝时的封禅作了详细阐述。该卷引《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为避免礼废乐坏,则以封禅答之,该文还载有“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

梅山也有封禅,属荆巫文化的延伸发展。巫先、司命、施糜属下坛神祇。梅山先民崇拜司命老爷(灶君),崇奉巫教祖先、财神老爷。梅山农村中一般都设有神龛,神龛分上、下龛。开始时只有下龛(即下坛)神祇。梅姓越人徙入梅山后,坛神中增添了梅氏门中宗祖。汉人“开梅山”后,道教文化也随之传入。《道藏经》中的“天地君亲师”亦传入梅山,便有了上龛神祇。其所祀三大神祇自左至右为:梅城福德正神,天地君(后改为国)亲师位,××堂上宗祖。下龛中除司命、巫先、施糜外,还增添了狩猎之神张五郎、三洞梅山、三洞仙娘及女神白氏仙娘。清初,大兴文字狱,张五郎因有一双反脚、倒立行走的塑像被“打入冷宫”,梅山先民将其塑像藏人山中,称为“坛神”。而在下龛神祇中,却增加了师教徒祀奉的傩神歪咀郎君、颜八郎、天光土地的面具,作为“行教门”——和坛山、舞愿等的神化工具。下坛神祇增加了便改成一个神柜,储藏一切下坛之神。

对梅山经济文化具有重要贡献者,也被梅山先民尊奉为神。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卢戎与罗罗首领,被尊奉为卢爷和黑爷。延至民国时期,在梅城镇西南的梁乙溪,尚有卢爷和黑爷庙,四时祭享。梅姓越人首领梅鋗,在清以前首列乡贤祠。梅鋗自楚汉相争以降,被尊为君长,殁后被立庙祭祀。梅山左甲首领扶汉阳,被尊为扶王,梅山境内处处立有扶王庙,享受民间香火。相人首领向瑰,被湘西土家族人奉为王,建土司尊拜。民间养殖能手被封为娘娘,原属下坛神祇。师教徒为之建娘娘座,置于上龛,与天地君亲师等同。张五郎被封为狩猎之神,又成了盘瓠的化身。木匠、泥水匠等匠作人等,崇奉鲁班先人。烧炭的人崇拜孟公老爷。梅山先民遇上干旱时,有抬卢爷、黑爷及龙王老爷像祈雨的信仰习俗。梅山西部辰州州治龙标城(今湖南黔城镇),有抬狗祈雨之俗。还有祭都贝大王的瑶俗。梅山境内不同手艺、不同宗教,都给其祖师爷刻有木偶像,这种偶像,往昔梅山处处可见。这一切均属封禅。

(二)禅让

禅让之事,本属乌有。《荀子集解·正论》言:“尧舜擅让,是虚言也。”《尚书》载:“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史家所言“尧禅舜,舜禅禹”也未曾有。《韩非子集解·说疑》言:“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子·忠孝》言:“是故贤尧、舜、汤、武而是烈士,天下之乱术也。瞽叟为舜父而舜放之,象为舜弟而杀之。放父杀弟,不可谓仁。妻帝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谓义。仁义无有,不可谓明。”

夏禹势力强大后,将帝舜驱赶到苍梧之野(苍梧之野在今华容与岳阳交界的苍梧台)。传说帝舜崩于此地。帝舜不是黄帝族系。《孟子·离娄章句下》:“舜生子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夏禹篡舜位,一则为夺取天下之宝座,二则也是为了报帝舜殛其父鲧于羽山之仇,纯属以武力篡位,毫无禅让可言。

帝舜继尧位,是否真禅让呢?答复是“否”!这一答案在史籍中虽无依据,但我国大诗人李白在其古风《远别离》中写道:“……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相传尧老德衰,为舜所囚。这在情理上说不过去。如果尧将偌大的江山禅让给舜,纵使尧有些不是,也不至于被舜所囚。事实上,舜之有天下,也是武力篡位。

《史记·五帝本纪》:“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尧死在哪里?《墨子间诂》写得明白:“昔者,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阴。”尧既死于八狄之境,那就根本没有将帝位让与舜。且尧死三年后舜才即位,尧之魂魄岂能禅让呢?

五帝之位在于国南。而尧时,已迁到了“国北”。否则,何以“北教乎八狄”呢?

史载帝舜居福泽之阳,其地疑为今洪泽湖之北。那里农业发达,加之帝舜的摇民会制陶器,因此日益强大。他们看到帝尧部族衰落,便向北方发展,迫使帝尧让位,以此推测,当在情理之中。且洪泽湖一带先民属东夷种落,帝舜也是东夷之裔。(www.xing528.com)

夏禹是历史上的一个暴君。他不但篡夺了帝舜之位,而且还对诸侯王进行镇压,并将所缴兵器铸成九鼎,值之九州。对禹以前的历史资料全盘否定,仿佛中国的天下是从夏朝开始的。

据《左传·成公七年》禹教化乎九夷。据《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禹忧民救水,到大越,防风之君后到而禹斩之。从这里可看出:与其说“教化乎九夷”不如说“奴化乎九夷”。作为九夷中的一个首领,只因后到便被禹所杀,惨哉!事实上,夏禹与帝舜之间的冲突从夏鲧时已开始,至禹强大时白热化,从而迫使帝舜及其两个妃子俱徙于今岳阳市境。这段历史被史学家以赞美夏禹治水之功而掩盖了。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禹攻共工国山。”原来历经千载的共工之国,是被夏禹击灭的。而共工之臣曰相柳氏……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山海经·海外北经》)从这里可看出夏禹的暴戾到了何种程度!步夏禹后尘的有秦始皇焚书坑儒,清康、乾间的大兴文字狱。夏禹之时尚无竹简书,记录事实的是铭文、甲骨文。夏王朝将其埋掉。今殷墟甲骨文不但有殷商史料,夏王朝及以前的史料也有发现,况且考古事业远没有终结。

至于禅让的事,则在三国时期颇为突出。曹丕东汉献帝位时,上演了三次禅让的把戏后才受禅。当时,曹丕的亲信华歆按剑指献帝,厉声而言曰:“立一帝,废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汝为山阳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许入朝!”随后丕谓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后来,司马炎的亲信贾充,又上演了一出逼迫魏主曹奂将天下禅让给司马炎的闹剧。自曹丕于公元220年受汉献帝禅让到司马炎于公元266年受魏主曹奂“禅让”,中间仅仅40多年。上文中曹丕说:“舜、禹之事,朕知之矣。”据我看,曹丕尚属知之不详。翻开《尚书》《史记》等史书,何尝有半句话写到舜将帝位禅让于禹!禹将帝舜及其遗民追杀至今岳阳一带,他自己却在中原做了皇帝,这纯属武装夺取政权!

在我国,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延续了一个漫长时期。《庄子·胠箧》言:“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庄子·外篇·缮性》又言:“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德而从于心。”上述引文因庄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战乱频仍,道德衰退,庄子是以颂古非今,讽刺时弊,故不足取。但他论述了上古时期的众多氏族,而每个氏族历经的年代,何止千百,这就将我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溯于一万年乃至数万年前,这不能说不是个贡献。

吕氏春秋·审分览》中《慎势》言:“神农十七世有天下,与天下同之也。王者之封建也,弥近弥大,弥远弥小。海上有十里之诸侯,以大使小,以重使轻,以众使寡,此王者之所以家以完也。”

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神农氏原居南方,维持了十七世的封建统治。大约在距今9000年前,整个地球气温较前平均高出三四度,不宜人类生息繁衍,才向北方迁徙。因此,神农氏所建的封建帝国,距今不下9000年。而所言十七世,当时民心淳朴,无杀戮之祸,且当时人寿颇高,那十七世的政权,估计有五六百年之久。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迄今不下1万年,即神农氏取得天下前,距今也有9000年了。

神农氏所居南方,应在洞庭湖流域。澧县城头山出土的籽实,当属盘古氏进化到神农氏,创造了稻作文化的见证。而那座古城,也许是神农氏的都城所在。

神农氏的稻作文明,后来遍及洞庭、彭蠡,创造了两湖文明。这都是神农氏的功绩。而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属梅山的“其北则鼎澧”之域。

黄帝击溃炎帝,乃游牧部落取代农耕帝国的体现,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倒退。而社会制度则反过来由奴隶制取代了封建制,以致后来的奴隶社会延续了3000多年,直到秦王朝统一中国,才缔造了与神农氏的封建帝国相似的另一个封建帝国,其不同的是生产力发展了。

秦王朝以后,游牧民族无数次打败中原王朝,给社会经济以重创。直到明末,清军入关,仍属游牧民族打败农耕民族的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