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首要性命题之含义与依据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首要性命题之含义与依据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恩认为,句子是对“首要性命题”的承诺,它表达了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首要性;句子至则是对“首要性命题”的具体阐述,它们构成一个严格的形式。科恩引用这些论据,是要证明在马克思的文本中“首要性命题”是成立的,是有据可查的;“首要性命题”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总结和提炼,是来源于马克思的。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首要性命题之含义与依据

在前面经典文本的6个句子中,关于句子(1)中的“适合”一词,科恩指出对它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第一种解读是“如果x适合y,那么y也适合x”,“适合”是一种对称的、双向的关系;第二种解读是单向的、不对称的关系,即反对称关系,如果参照科恩的表达方法,就是:“如果x适合y,那么y不适合x”。其实,科恩遗漏了第三种可能情况,即“如果x适合y,那么y可能适合x,也可能不适合x”,x与y之间是非对称关系。科恩指出,如果单独考虑句子(1),那么第一种解读有可能正确,因为仅凭句子(1)无法排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适合是一种逻辑上的对称关系;但是如果把6个句子结合起来考虑,那么就只能是第二种解读,因为它们排除了生产力适合生产关系的可能性,而只是强调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当然,如果能够确定这里的“适合”只能是第二种解读,即反对称关系,那么也就排除了第三种可能情况:非对称关系。

科恩认为,句子(1)是对“首要性命题”的承诺,它表达了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结构)的首要性;句子(2)至(6)则是对“首要性命题”的具体阐述,它们构成一个严格的形式。其中,对句子(5)和(6),科恩进行了细致的逻辑分析。(5)和(6)是我们熟悉的“两个决不会”判断,我们一般强调这两个“决不会”的政治意义,但科恩对这两个句子进行逻辑上的等值替换,最终把句子(5)和(6)整理为如下形式:

(5b)如果一种经济结构灭亡,那么它实现了其最大的生产潜力。

(6b)如果一种新的更高的经济结构出现,那么足以使它产生的生产力在它替换的经济结构中充分发挥出来了。

这是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用p和q分别表示句子(5b)的前件和后件,用r和s分别表示句子(6b)的前件和后件,那么从其中任意一个支命题推出其他三个中的一个,就可以形成12个不同的逻辑形式,它们具有不同的真值情况。如下面的表格(表4.1)所示:(www.xing528.com)

表4.1 12个不同逻辑形式的真值情况

从上表4.1,我们能够看出,逻辑分析的结果可以推出一系列值得我们注意和讨论但如果不进行逻辑分析就很难发现的观点,这就是逻辑分析的一个效用。例如,第7个命题:如果一个新的更高的经济结构出现,那么就有一个经济结构灭亡。科恩认为,这是马克思排除了“经济结构”实现跳跃发展的可能性,因为物质生产力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而经济结构必然相应地有一个替换的规律,也就是经济本身有其内在发展的规律。这一思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对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而忘记或者忽略经济结构(生产关系总和)的制约的情况。可以说,新中国的“大跃进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对这个命题做出一个现实注脚。

作为论证“首要性命题”的论据,科恩列举了马克思的大量文本依据,除了经典的《序言》外,他又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作品以及后期著作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共计8个作品中的有关论述为依据。略举两例,例如,他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概念Verkehrsform(交往形式)就是后来的更明确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生产关系”的前身。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有这样的经典段落,“各种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9]。如果与句子(2)、(3)、(4)比照,那么就会发现前者是后来经典论述的原型。到《哲学的贫困》中,“交往形式”和“社会制度形式”就分别被“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所替代了,如“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同人们及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10]。科恩引用这些论据,是要证明在马克思的文本中“首要性命题”是成立的,是有据可查的;“首要性命题”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总结和提炼,是来源于马克思的。他为此指出,“虽然马克思本人没有明确地说明首要性命题,但是我们知道,他是如此确信这一命题,以致无意中显露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这个态度与我们所勾勒的论证是一致的”[11],科恩以《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中的两段话为论据,前者是“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12],后者是“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13]。也就是说,科恩认为他自己在完成马克思已经显示出来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明确阐述的命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