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两个基本命题的含义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两个基本命题的含义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进一步指出,传统马克思主义者习惯于根据第二个命题的价值来解释第一个命题,但这是一个不能接受的假设前提。作为科恩论证两个命题的基本依据,《序言》中的著名段落被科恩进行了分解,编码为6个原子命题,然后逐一论述。科恩认为,这6个命题中蕴涵两个基本命题,他对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讨论。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两个基本命题的含义

根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分析,科恩从马克思历史理论中明确提出“发展命题”和“首要性命题”。这两个基本命题的陈述如下[1]

“发展命题”(P1):生产力的发展趋势贯穿历史。

“首要性命题”(P2):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解释的。

首先,在考虑P1时,要注意区别于命题(P3)“生产力的发展曾经贯穿历史”,使P3成立的条件并不能保证P1的成立;同时,P1并不蕴涵“生产力一直在发展”,也不蕴涵“生产力不会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停滞甚至衰退”。

其次,生产力的首要性是指生产力相对于生产关系或者经济结构的首要性,不是生产力本身所具有的性质。“生产力具有首要性”是一个会产生歧义的语句,它可以表达两个不同的命题:一个是“把首要性归于生产力”(科恩认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另一个是“生产力是首要的”(科恩所坚持的观点)。很显然,这两者不同,前者是说首要性是对生产力的属性,后者是说首要性是对生产力的一种解释。而我们知道,解释不同于性质,性质为事物本身所具有,解释是一种认识,所解释的并不必然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但是,解释必须能够经得住现代科学方法论尤其是分析哲学的分析技术的检验。基于这样的区分,科恩认为,生产力的首要性是一种解释,而不是一种属性。他进一步指出,传统马克思主义者习惯于根据第二个命题(P2)的价值来解释第一个命题(P1),但这是一个不能接受的假设前提。因为价值的不同于科学的,并且符合价值规律未必就符合科学规律,这正是科学方法论所强调的,也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真义。

再次,注重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关于“发展命题”和“首要性命题”的文本论据,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的经典段落以及马克思成熟时期的作品。作为科恩论证两个命题的基本依据,《序言》中的著名段落被科恩进行了分解,编码为6个原子命题,然后逐一论述。这6个原子命题[2]分别为:

(1)……生产关系……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www.xing528.com)

(2)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

(3)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4)那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它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5)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6)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科恩认为,这6个命题中蕴涵两个基本命题,他对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讨论。同时,为简便清楚,在后面有关“发展命题”和“首要性命题”的阐述中我们会直接运用上述句子的号码来表示相应的命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