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成本会计阶段的演进与产业革命相关

早期成本会计阶段的演进与产业革命相关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手工业工场则是产生成本会计的摇篮。虽然梅蒂奇的会计记录还称不上是成本会计,但已经极为接近,这时成本会计已经开始萌芽。在这种背景下,为满足定价、计算盈亏的需要,开始出现了简单的成本会计。企业主设计了一些指标,如工时成本,以及分步成本计算法、分批成本计算法,用来确定企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各种成本。可见,成本会计体系产生的直接动因实际上是产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大生产方式和工厂制度。

早期成本会计阶段的演进与产业革命相关

伴随着中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当地的工商业也得到了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简单协作和手工业工场已经出现。而手工业工场则是产生成本会计的摇篮。到了16世纪中叶,手工业工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行会势力也进一扩大,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随之扩大到整个欧洲。而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会计记录方式发生变革,于是复式记账应运而生。最早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梅蒂奇(Medici)家族在1553年建立毛纺业制造毛衣料,开始应用了成本明细分类账,并以此算出一个经营期内全部织物的利润。当时虽然开始计算成本,但由于都是外部加工,不用机械设备,所以间接成本往往忽略不计。虽然梅蒂奇(Medici)的会计记录还称不上是成本会计,但已经极为接近,这时成本会计已经开始萌芽。

18世纪中期英国爆发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迈进,促进生产与经营向社会化与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工厂制度开始建立,许多企业大批量生产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并达到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使许多市场交易转到企业内部完成。在这种背景下,为满足定价、计算盈亏的需要,开始出现了简单的成本会计。企业主设计了一些指标,如工时成本,以及分步成本计算法、分批成本计算法,用来确定企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各种成本。到了19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化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生产设备,致使折旧费用大幅增长,加之生产工艺的日趋复杂以及产品品种的多样化,使得间接费用的分配成为企业成本计算的一大难题。同时,由于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管理中需要提供比较准确的成本数据,为了满足对成本信息的需求和企业管理的需要,成本计算由统计核算逐步纳入复式账簿系统,成本核算会计核算逐步结合,成本记录与会计记录开始趋于一体化,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会计。(www.xing528.com)

可见,成本会计体系产生的直接动因实际上是产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大生产方式和工厂制度。该阶段的成本会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目的仅局限于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汇聚和计算,以确定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采用的计算方法也主要是比较传统的分批法分步法,实质上还是以记录为主的成本会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