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医疗系统的基础搭建及衍生服务

智慧医疗系统的基础搭建及衍生服务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疗信息化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1)医院管理系统信息化:将医院的行政、财务、药品等环节实现信息化,使得基础数据的采集更加便利。实现医疗信息化目前基本不存在IT技术方面的障碍,技术手段均已趋向成熟,面临的核心问题则是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整合,医疗大数据的生成仍是主要阻碍。电子病历主要的产生和维护方为医疗机构,依托于医疗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是智能医疗的基础,即医疗信息化向辅助智能决策阶段发展的基础。

智慧医疗系统的基础搭建及衍生服务

1.智慧医疗的信息化基础

智慧医疗系统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主管部门(各级卫计委、药品监督局)、医疗服务机构(各级医疗机构、药店及医疗设备销售企业)、保障及相关机构(社保、商业保险养老相关机构)和个人健康管理数据采集相关的机构。所有机构又分为国家、省、地(市)三级,随便想想,大抵可以猜出来是个不小的工程。如图(见图3-14)为卫生部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总体架构,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逐步实现。这里的漫长主要指的是数据的采集、应用按照总体架构实现融会贯通。医疗智慧化发展不只需要医疗体系内部各级医疗系统之间的协同、监管机构与医疗体系的快速信息对接往复、外围服务企业与医疗体系的协同,还需实现社会公众与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源的协调整合和互联网/智能+应用(见图3-14)。

978-7-111-57254-1-Chapter03-13.jpg

图3-13 医疗信息化发展阶段图

978-7-111-57254-1-Chapter03-14.jpg

图3-14 医疗信息化发展阶段图[40]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医疗大数据建设也是智慧医疗的基础。医疗信息化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1)医院管理系统信息化:将医院的行政、财务、药品等环节实现信息化,使得基础数据的采集更加便利。

2)临床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主要将临床诊断实现信息化,其中从先到后又分成电子病历信息化、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信息化、临床合作决策信息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的临床信息系统信息化四个阶段。

3)公共卫生信息化:将实现各个医院、诊所、个人健康、社会疾病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打通,实现公共卫生的全面信息化。(www.xing528.com)

国内虽然信息化起步晚,但硬件建设已达到国际水平。医疗信息系统作为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涵盖了多类系统和多种IT技术应用。实现医疗信息化目前基本不存在IT技术方面的障碍,技术手段均已趋向成熟,面临的核心问题则是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整合,医疗大数据的生成仍是主要阻碍。

2.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连接各种HIS、EHR,EMR系统触达用户,延展应用可扩展至移动终端或其他健康管理硬件。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流程医疗管理服务和数据积累,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率、减少用药差错和节约医疗成本,实现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可谓意义重大。电子病历主要的产生和维护方为医疗机构,依托于医疗信息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的产生和维护方为用户,依托于智能硬件和移动应用软件。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大多基于医疗服务需求进行整合应用,仅是把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数据对接整合需要涉及的相关方即包括医疗机构、用户、硬件厂商、软件厂商、信息系统提供方、数据存储(如云)和计算平台等,无论谁来主导,除了打通多方壁垒,还涉及大量无用信息的清洗,数据的整理、存储和计算也需要一定的计算资源支撑。因其对智慧医疗发展很重要,还可能触发医疗服务中商业部分新的模式和收入机会,众机构趋之若鹜却无奈只能以己之优势切入部分领域,或需建立产业联盟或成立官方机构主导推动完成。

个人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所牵扯的数字化基础和技术包括基因组学、微电机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数字化成像、HIT(医疗信息技术)、药品库自动化管理、知识库及规则表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具体到电子病历的模型架构与关键技术,则包括:

1)语义识别及录入。现在,病历基本仍由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进行记录和录入到HIS系统,还存在纸质单据的流转。从提升效率的角度来说,最有效率的记录方式就是通过语音识别,直接将问诊过程录入,并产生联想,自动提示选项或其他相关医疗资料信息,实现语义扩展,生成相对完整的结构化数据,再由医生进行核对和补充。从医疗信息资源完整性的角度,则需将已有非数字化的文本/图像形式记录通过视觉识别进行录入、整理,形成便于查询的结构化数据。所有电子病历文档数据可以进行查询、浏览,能按照配置场景进行归类,能根据场景定义快速被完整调出,以支持临床决策。现阶段,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视觉识别技术准确率都已达90%以上,识别已经不是问题,联想和形成结构化数据则是下一步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而电子病历历史数据录入和整理则是工作量最大之处。

2)标准化编码。数据库应用和传输的基础是编码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于所记载的疾病种类和医疗术语都如此丰富的电子病历更需要标准化的编码体系。编码的作用一方面是实现医疗数据跨局域网传输,另一方面也是电子病历应用实现语义理解、智能化的必备条件。另外,结合语义技术,以诊疗过程为基础取得相关信息,对医嘱与诊断代码匹配显示,还可以确保医疗相关费用从源头得到控制,实现对医疗过程的监控。

3)语义推理。推理规则主要包括:描述临床推理过程,进行相关约束条件的校验/警示和判定执行逻辑。由于医疗场景差异较大,需对每一个场景进行推理规则设定,还需对各推理规则之间建立逻辑规则,以实现跨场景应用无障碍。如果以诊疗过程进行基础逻辑描述,则需对病人标识、疾病诊断、药品配伍、治疗服务、诊疗结果等电子病历涉及内容术语进行语义描述,并能提供关联查询。语义推理及归类可以实现药品、症状、诊疗案例等的归类聚合。此外,可以发现医学报告中的明显错误,还可用于医疗保险费用审核与分析等。

电子病历是智能医疗的基础,即医疗信息化向辅助智能决策阶段发展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