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倚背绳床:舒适的睡眠体验

倚背绳床:舒适的睡眠体验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绳床有靠背可倚,制作绳床的座面也不再限于藤绳,后来便有倚床一称。

倚背绳床:舒适的睡眠体验

佛教初传中国,就积极向统治阶级及广大民众宣传佛教教义,拉近与国人距离。来自西域各国的传道僧、译经僧络绎不绝,宣传佛法教义,其生活习惯、起居方式也对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僧侣坐禅使用的绳床(见图2.29和图2.30)就是中国最早使用垂足座椅的发端。美国学者唐纳德(Donald Holzman)于1967年提出绳床确是有背可倚、座位部分固定不能折叠的椅子。此后陆续有不少学者肯定并论证了绳床为中国坐椅起源一说。

最早绳床是释僧禅房专用坐具(见图2.31),僧侣于绳床上结跏趺坐、修行之用,甚至一些僧侣一生不卧,早晚皆在绳床之上,卒于绳床之上。因为绳床有靠背可倚,制作绳床的座面也不再限于藤绳,后来便有倚床一称。绳床后来流于百姓间,在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绳床—倚床—倚子—椅子”称谓的演变,造型也从佛教绳床转变成现在椅子的形象。

日本正仓院藏榉木绳床则是更加珍贵的唐代风格绳床的造型(见图2.32)。唐代的绳床已经基本具备了椅子的造型特点,靠背和扶手构件已经出现,人们垂足坐于其上,有靠背可倚靠,有扶手可搭放,唐高元珪墓壁画上的靠背椅靠背也清晰可见(见图2.33),与后来的椅子相似。在(传)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靠背椅中,已经有成熟的靠背、搭脑、座面、腿足和脚踏出现,且可以看出靠背板是攒成的,搭脑外展出头(见图2.34)。

●图2.29 敦煌晚唐138窟的绳床

●图2.30 敦煌石窟五代第61窟的绳床

(www.xing528.com)

●图2.31 敦煌西魏第285窟僧人所坐的绳床

●图2.32 日本正仓院藏榉木绳床

●图2.33 唐高元珪墓壁画上的靠背椅(摹绘)

●图2.34 (传)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靠背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