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斯·瓦格纳:中国椅系列设计

汉斯·瓦格纳:中国椅系列设计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3年,丹麦著名家具品牌Fritz Hansen 拜访汉斯·瓦格纳,探讨关于曲木加工技术,自此,瓦格纳开始了“中国椅”系列坐具的设计研发。无疑,“The China Chair”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以至于之后的数年汉斯·瓦格纳一直热衷于进行“中国椅”系列家具的设计。汉斯·瓦格纳的“中国椅”家具作品系列,从中国传统家具中汲取了适当的养分,应用到了北欧家具艺术中,并成就了北欧艺术的经典之作。

汉斯·瓦格纳:中国椅系列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处欧洲的最北边,基本与欧洲隔离开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圈。因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与设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设计风格一直鲜明独特,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放异彩。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非常重视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视使用自然材料,重视手工艺传统,重视人性化,重视实用与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有机现代主义”设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设计犹如它的历史、文化一样,与外界交往自如,又保持着独有的设计风格。

北欧人从来不拒绝外来的文化与设计的影响,而是非常自然地接纳吸收,然后变成自己文化、设计的一部分,吸收又融合,产生独具北欧民族文化的创新。北欧风格,就是抓住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创新灵感,从而不断更新。比如他们的陶瓷受东方影响,家具英国、美国、中国的影响,但最终依然形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独有的文化与设计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设计没有局限于本土,而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共享经济科技和文化资源,吸收外来文化与设计,与自身文化与设计相结合,进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与设计,既开放又独立,是当今社会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大同的很好案例。

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 (1914—2007)是丹麦著名的家具设计师,木匠出身,年轻时期就接受了专业的细木工技术训练,从设计助手逐步走向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是第一代专业家具设计师,他一生设计了100多件家具。他的家具设计注重使用自然材料,重视手工艺技能,实用与艺术并重,符合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有机现代主义”风格。他对一件家具设计讲究精益求精,研究每一个细节,追求家具设计无死角,全角度都应该是美的

瓦格纳最擅长从传统设计中寻找灵感,在此基础上生发创意,形成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中以英国的温莎椅为灵感,设计了一批“温莎椅”系列椅子,成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还有以中国圈椅为灵感设计的一批“中国椅”系列家具,也是中国传统家具再创新的成功案例。

1943年,丹麦著名家具品牌Fritz Hansen 拜访汉斯·瓦格纳,探讨关于曲木加工技术,自此,瓦格纳开始了“中国椅”系列坐具的设计研发。

●图3.36 汉 斯·瓦格纳于1944年设计的“The China Chair”

●图3.37 “The China Chair”室内展示

1944年,汉斯▪瓦格纳完成了第一件受中国家具圈椅启发的椅子,并将其命名为“The China Chair”(见图3.36和图3.37)。至于汉斯·瓦格纳是如何接触到中国家具,并开始关注研究,从中获取灵感的过程,已经不为所知。与汉斯·瓦格纳合作的家具品牌PP Møbler认为,他在丹麦工业艺术博物馆看到了中国的古代家具,并进行了仔细的学习研究。无疑,“The China Chair”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以至于之后的数年汉斯·瓦格纳一直热衷于进行“中国椅”系列家具的设计。这件椅子的椅圈受中国圈椅影响,将搭脑和扶手连接起来成一弧形椅圈,椅子的靠背板、鹅脖、联帮棍也是直接采用中国圈椅的做法,只在曲线、细节上作变化。座面上铺陈软垫,四腿连接座面四角然后落地,四圆腿成上大下小,腿间以横板固定,取代了中国圈椅惯用的横,留出足够的座下空间。

1945年,汉斯·瓦格纳对第一款“中国椅”子再次改版创新,设计出“The Chinese Chair”(见图3.38~图3.41)两个版本,依然是在中国圈椅影响之下进行的创新设计。圆形椅圈采用蒸汽弯曲技术和预压成型技术来完成,这种技术为实木制作曲面弧面提供了可能,也表现了汉斯·瓦格纳善于探索开发新的木材加工技术。与第一款相比较,椅圈更加圆润,平滑过渡。其中一个版本的椅子座面采用绳编工艺,这种工艺也是丹麦设计中的传统技艺,为整件作品增添了精工细作的手工印记;另一个版本则使用了弧形软垫。座面之下重新吸收了中国圈椅两腿之间加的做法,以增加坚固,不同之处在于,横横截面为跑道圆。前面两腿之间的子抬高,一个版本作横,另一个版本作异形与座面连接,如此既可以增加坚固,又不会影响座下空间。

为了增加中国椅系列的丰富性和使用广泛性,1946年,汉斯·瓦格纳继续设计了可供三人坐的“The Chinese Bench”(见图3.42和图3.43),其造型来源于1945年设计的“The Chinese Chair”,相当于三个“The Chinese Chair”叠合在一起,因为长并弯曲的椅圈很难由蒸汽弯曲技术实现,1991年以后生产的“The Chinese Bench”都是采用预压成型技术来实现的。

●图3.38 汉斯·瓦格纳于1945年设计的“ The Chinese Chair”1

●图3.39 汉 斯·瓦格纳于1945年设计的“The Chinese Chair”2

●图3.40 制作中的“The Chinese Chair”

●图3.41 “The Chinese Chair”的室内展示

●图3.42 汉斯·瓦格纳于1946年设计的“ The Chinese Bench”

●图3.43 “ The Chinese Bench”的室内展示

1949年,汉斯·瓦格纳再次以“中国椅”系列为原型,设计出“The Round Chair”,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960年美国竞选总统首次电视辩论中,约翰·肯尼迪和理查德·尼克松就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进行的,“The Round Chair”大受美国人民好评,并直称其为“The Chair”(见图3.44~图3.46)。(www.xing528.com)

1950年,汉斯▪瓦格纳再次在“中国椅”系列基础上进行设计,设计了“The Wishbone Chair”(见图3.47),椅子和底座及椅圈承继“中国椅”系列家具的共性,在靠背板的部分采用Y形造型,继续表达家具设计里的有机现代风格。圆形椅圈依然使用蒸汽弯曲技术,座面使用绳编织方法。

汉斯·瓦格纳的“中国椅”家具作品系列,从中国传统家具中汲取了适当的养分,应用到了北欧家具艺术中,并成就了北欧艺术的经典之作。这种借鉴恰到好处,不着痕迹,看似不经意的借鉴,却蕴含了汉斯·瓦格纳这位伟大家具大师对中华文化、中国家具独到的理解和思考。这也印证了笔者提出的设计大同概念,明式家具艺术要在全球文化体系、全球设计体系中既吸收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和艺术成果,又保持自身的文化和艺术特点,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既发展又保持独特。

●图3.44 汉斯·瓦格纳于1949年设的“The Round Chair”

●图3.45 “The Round Chair”的室内展示1

●图3.46 “The Round Chair”的室内展示2

●图3.47 汉斯·瓦格纳于1950年设计的“The Wishbone Chair”

扩 展

2019红点奖获奖作品Venice椅(见图3.48)将靠背和扶手融合成半圆的造型,半圆曲线自靠背位置向前倾斜下来,流畅自然。

2015红点奖获奖作品MUJI橡木细腿圆靠背椅(见图3.49)选择百年成才的白橡木,打造百年使用的坚固家具。其圆润柔和的圆靠背,从不同角度都可以接触它,它既可以支撑后背,又可以将胳膊搭在上面,形成舒适的倚靠姿势。所有构件都是圆材,触感舒适,柔和雅致。

●图3.48 2019红点奖获奖作品Venice椅

●图3.49 2015红点奖获奖作品MUJI 橡木细腿圆靠背椅

2014红点奖获奖作品劈裂餐椅(见图3.50和图3.51)使用独特的半圆形构件做四腿和椅圈。在C形椅圈与四腿接触的部分,两个半圆截面的构件神奇地合二为一,成为完整的圆形构件。在后背倚靠的位置和扶手末端,呈现完整的圆形截面。整个设计的细节展示着分与合,合与分的曲线演绎。

●图3.50 2014红点奖获奖作品劈裂餐椅

●图3.51 2014红点奖获奖作品劈裂餐椅室内展示

国内家具品牌“素元木作”设计的明心圈椅(见图3.52和图3.53)也是受中国传统圈椅的影响,将靠背和扶手二合一,形成一个拐角明显的椅圈,椅圈前段与前腿穿过椅面向上延伸的部分结合。靠背为传统的素靠背。后腿倾斜角度很大,也穿过椅面向上延伸,与椅圈连接。从侧面可以看到后腿倾斜的角度。

●图3.52 明心圈椅的室内展示

●图3.53 国内家具品牌“素元木作”明心圈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