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源、原材料或经济效益优化方法

能源、原材料或经济效益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控系统的目的是满足特定输出性能,保持系统变量在正常运行范围。通常在这些运行条件下,仍有追求能量消耗和原料使用的效率。例如,从减少能量耗散和原料消耗所获得的收益可以证实,更大的产出和较低的品质会导致收入降低。同样地,大多数工业过程都利用控制在节省能源、减少原料的使用和减少废品方面有所收益。在缓和经济需求的计划中,控制应该被实施。

能源、原材料或经济效益优化方法

被控系统的目的是满足特定输出性能,保持系统变量在正常运行范围。通常在这些运行条件下,仍有追求能量消耗和原料使用的效率。如果没有,我们可以考虑寻求一种效率和性能之间的平衡。例如,从减少能量耗散和原料消耗所获得的收益可以证实,更大的产出和较低的品质会导致收入降低。

在一个热冷轧钢厂的产钢过程中如图11-2所示,我们可能会惊叹生产最终统一的薄钢板消耗了极大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进步,都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废品。同样地,大多数工业过程都利用控制在节省能源、减少原料的使用和减少废品方面有所收益。

灌溉的例子(见3.3节)提供了另一种解释。自动操作的主要驱动是将水按农夫要求的时间、地点送到,可以提高农田产量的最大化。另一个驱动力是将水没有损失的传输,可以将水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在用水量很多的地方,后者将是输水过程的首要目标。其实单纯根据经济唯理主义,需求量应该根据水价来调节,这样可以最大化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缓和经济需求的计划中,控制应该被实施。而且没有控制和与控制相联系的信息基础结构,这项任务是极难完成的。然而,单纯根据经济考量的水分配策略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可能会很严重,也需要大量合适的政策框架。(www.xing528.com)

978-7-111-59038-5-Chapter11-2.jpg

图11-2 轧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