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程主要是针对数控机床操作及数控编程专业人才培养而开设的课程,也是为各制造企业输入现代化设备操作、管理人才。③具备掌握数控机床编制加工程序及制造工艺的能力和技巧。能力目标①熟悉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202006。

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系制造技术教研室。

1)课程设置概述

(1)课程性质与定位

为适应社会人才所需求,数字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数控机床已是当今机械制造企业里的主打生产加工设备。本课程主要是针对数控机床操作及数控编程专业人才培养而开设的课程,也是为各制造企业输入现代化设备操作、管理人才。以培养现代数控机床操作、管理中、高级人才为宗旨,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技术实践知识为重点,以技术理论知识为背景,以拓展知识为延伸,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性”开展中心课题的教学工作。

(2)课程基本教学理念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熟练掌握中等精度和较复杂机械零件加工程序的设置及工艺处理(重点车削、铣削加工数控编程及工艺处理)。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1)知识目标

本课程是以FANUC数控系统编程格式及加工工艺设计为主体教学内容,结合我校现有数控系统(广数)980TDa组织教学,以数控加工程序结合加工制造工艺为主体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机械制造数控操作及数控机床管理人才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以程序设置和加工工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传授相关知识内容为模式,同时深入生产现场直接针对企业数控机床进行现场观摩教学,从而达到直观教学,理论联系实践,综合开发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2)素质目标

①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②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③具备掌握数控机床编制加工程序及制造工艺的能力和技巧。

④有较快适应生产岗位需要的能力。

⑤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⑥具有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⑦具有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①熟悉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

②掌握一至二种数控系统程序编制方法。

③熟悉掌握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和制订相关的工艺性技术文件资料。

④熟练掌握中等精度和较复杂机械零件加工程序的设置及工艺处理(重点车削、铣削加工数控编程及工艺处理)。

3)课程教学内容

(1)教学过程

本课程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

(2)教学组织

理论讲授阶段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化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讨论阶段,在讨论中逐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6.10。(www.xing528.com)

表6.10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续表

续表

4)教学实施建议

(1)组织实施建议

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在教学要求上做到具体知识传授与整体精神把握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媒体软件为辅助。根据教学进程,适时布置和批改作业,及时答疑解惑,以达到学后懂且能用之目的。

(2)考核评价建议

突出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色,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而指定下面的考核方案。

①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理论作业成绩的评定:平时占30%,出勤率占10%,期末综合分析占60%。

实习成绩的评定:平时占40%,期末占60%。

②课程考核标准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注重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出勤率、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单元实践考核标准

重点章节讲述完后,根据该章节内容布置2~3个操作题,进行阶段测验,以巩固所学内容。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

理论考试以考查学业知识掌握情况+平时作业+出勤率,综合考核。

③职业资格证

参加职业鉴定考试“数控车中级”“数控铣中级”,合格者可获取专业职业证书。

④教学场地、设施

课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仿真平台综合训练+实习生产实践。

5)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

(1)推荐教材

顾京.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教学参考书

[1]罗学科,等.数控编程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李卫民.机械零件数控加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教学团队要求

任课教师至少具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还应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并且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熟悉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至少有1名副教授、1名高级技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