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前处理技术

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前处理技术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竹浆纤维表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绒毛,为了提高竹浆纤维织物表面的光洁度,需要进行烧毛处理。

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前处理技术

1.黏胶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黏胶纤维的物理结构较天然纤维素纤维松弛,因此化学敏感性较大,湿强度较差,且易产生变形,在加工时,不能应用过分剧烈的工艺条件,同时要采用松式设备,以免织物受到损伤和发生形变。

黏胶纤维织物的练漂加工工序与棉织物基本相同,一般需烧毛、退浆、煮练、漂白等。黏胶纤维织物烧毛条件应缓和,可用气体烧毛机进行烧毛。退浆是黏胶纤维织物前处理的重要工序,根据所上浆料的种类,采用不同的退浆方法。黏胶纤维织物一般多用以淀粉为主的浆料上浆,淀粉浆有各种退浆方法,但因黏胶纤维对化学试剂的稳定性较棉纤维差,宜采用淀粉酶退浆,退浆率要求在80%以上。纯黏胶纤维织物一般不需要煮练,必要时可用少量纯碱或肥皂轻煮。如果黏胶纤维织物上的是化学浆,则可把退浆、煮练合在一起。练液组成:纯碱1g/L,磷酸钠0.3g/L,净洗剂5g/L。黏胶纤维织物经退浆、煮练后已有较好的白度,一般不必漂白。如要求较高的白度,可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及亚氯酸钠漂白,其漂白方式与棉织物基本相同。用次氯酸钠漂白时,漂液中有效氯含量一般不超过1g/L。漂后经水洗、酸洗、脱氯并充分水洗。黏胶纤维织物本身有光泽,由于耐碱性差,一般不丝光。如与棉混纺,练漂时应采用无张力机械,如绳状松式浸染机。

2.Lyocell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Lyocell纤维为新一代绿色再生纤维素纤维,纤维湿模量大,易于原纤化,在染整加工中易产生死折痕、擦伤、露白等疵病。因此,对Lyocell纤维织物来说,原纤化的控制是染整加工成败的关键,在前处理过程中有时需采用专门的防原纤化助剂进行处理。

Lyocell纤维织物的前处理工艺流程为:烧毛→碱氧一浴法退浆→原纤化→纤维素酶处理。

(1)烧毛。Lyocell纤维在织造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会产生大量长的绒毛,这些长绒毛是产生初级原纤化的主要位置,在烧毛工序中必须彻底加以去除,否则会加重原纤化及纤维素酶处理的负担。烧毛采用二正二反气体烧毛,车速70~80m/min,使用预刷毛装置,烧毛质量应达到4~5级。

(2)退浆。Lyocell纤维本身无杂质,在织造过程中施加了以淀粉或变性淀粉为主的浆料,可采用酶或碱氧一浴法退浆。采用碱氧一浴法退浆时,加入的氧化剂为双氧水,双氧水不仅有退浆作用,而且对Lyocell纤维织物还有一定的漂白作用,使后续的染色得色鲜艳。碱氧一浴法的退浆液中应加入具有良好润湿、渗透和分散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如GJ—101。退浆液的组成为:烧碱(100%)20g/L,双氧水(100%)7g/L,GJ—10110g/L,精练剂226~10g/L。40℃浸轧,轧液率90%~100%,堆置16~18h。退浆率高,有利于后续的原纤化加工。

(3)原纤化。Lyocell纤维是一种易原纤化的纤维。所谓原纤化是微纤维沿纤维表面开裂伸出,形成相互捻接。微纤维绒毛很容易起球,严重影响织物的外观,必须均匀而彻底地去除。原纤化的目的是在松弛和揉搓状态下,将纱线内部的短纤维末端尽量释放出来。机械控制和助剂的选用是控制原纤化程度的基本手段。同时采用低浴比,升高温度,加强机械摩擦等方法均有利于原纤化。暴露出来的绒毛,在以后的工序中用纤维素酶去除。

原纤化加工在气流染色机中进行,织物在气流染色机中不断频繁地变换接触面。为了防止擦伤和折痕的产生,需要加入润滑剂。工作液组成为:润滑剂Cibafluid C2~4g/L,Na2CO32~5g/L,温度95~105℃,机械的运转速度一般在300m/min,时间60~100min,保证一次原纤化充分。暴露出来的绒毛,在以后的工序中用纤维素酶去除,形成光洁表面。原纤化是酶处理的基础。

(4)纤维素酶处理。酶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原纤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绒毛,这一过程对光洁织物来说非常重要。选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纤维素酶。酶液的组成为Culousil P3~5g/L,润滑剂2~3g/L,浴比1∶10,pH=4.5~5.5,温度60~65℃,运转45~60min。处理完毕后加入NaOH2g/L,使pH=9~10,然后升温至80℃,运转10~15min,使酶失活,再在60℃清洗。生产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和pH,否则会影响处理效果,使织物表面不光洁,或过度降解使织物强力受到损伤。

3.Modal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Modal纤维系第二代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高湿模量、高强力,因此,Modal纤维织物对染整加工设备适应性强,无特殊工艺要求。(www.xing528.com)

Modal纤维织物的练漂加工工序与黏胶织物基本相同,一般需烧毛、退浆、煮练、漂白等,由于Modal纤维具有高湿模量,可进行半丝光加工。Modal斜纹织物的前处理一般工艺流程为:冷堆→烧毛→漂白→半丝光。

冷堆液组成:烧碱(100%)35~45g/L,双氧水(100%)10~15g/L,精练剂8g/L,渗透剂2g/L,螯合剂1~2g/L,稳定剂6~8g/L。多浸二轧(轧液率100%),旋转堆置24h。

烧毛采用二正二反气体烧毛机烧毛,车速100m/min,烧毛等级4级。

漂液组成:双氧水(100%)3~4g/L,螯合剂1~2g/L,稳定剂4~5g/L,烧碱(100%)0.6~0.9g/L,pH=10.5。多浸一轧,轧液率90%,汽蒸100℃×45min,汽蒸后充分清洗。

半丝光的烧碱浓度为110~120g/L,车速35~40m/min,透风50s,扩幅至坯布幅宽,70℃热碱五冲五吸,直辊槽、70L蒸箱和五格平洗,落布pH=7~7.5。Modal纤维本身光泽很好,但半丝光后能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和染色得色量。

4.竹浆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竹浆纤维的韧性和耐磨性较好,但强力较差,尤其是湿强力低,在染整加工中要特别注意减少其强力损伤。

竹浆纤维织物的练漂加工工序与黏胶纤维织物基本相同,一般需烧毛、退浆、漂白等。竹浆纤维由于强力低,常与棉等纤维混纺,竹/棉织物一般还需要进行丝光。纯竹浆纤维织物的前处理一般工艺流程为:烧毛→退浆→漂白。

(1)烧毛。竹浆纤维表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绒毛,为了提高竹浆纤维织物表面的光洁度,需要进行烧毛处理。烧毛工艺为二正二反,烧毛等级4级以上。

(2)退浆。竹浆纤维所含杂质较少,主要含有织造时上的淀粉浆料,故需要退浆。由于竹浆纤维不耐碱,一般采用淀粉酶冷轧堆工艺进行退浆处理。退浆液组成为:淀粉酶2g/L,渗透剂1~2g/L,织物二浸二轧退浆液,在30~35℃堆置8~10h。退浆后应充分水洗,以洗去布面残留浆料。

(3)漂白。由于竹浆纤维表面含有微黄色素,在染浅色及鲜艳色泽前,需进行漂白处理。漂白液组成为:双氧水(100%)2.5~3g/L,纯碱3g/L(调节pH),稳定剂4g/L,95~98℃汽蒸40~60min。汽蒸后应充分水洗,使白度均匀,毛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