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悠久文化助推产业发展

悠久文化助推产业发展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德茶文化的兴起始于唐朝。随着英德茶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英德红茶的闻名遐迩和红茶之乡名声的远播,英德茶文化当更为异彩纷呈,意蕴内涵。英德茶区人民由一种对茶文化朦胧的感觉逐步发展到爱茶尚茶的情怀,与英德茶叶的发展和广泛宣传有极大关联。中国红茶茶席《真爱时光》英德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引起茶叶界的广泛关注。曾任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副局长、广东省茶叶学会理事,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茶叶专家委员会副会长。

悠久文化助推产业发展

英德茶文化的兴起始于唐朝。据历史文献记载,唐朝的英德(时为浈阳县)南山风景区建有“煮茗台”。南宋英州知县江任以“煮美茗”为题,写诗赞美“煮茗台”:“石梯千级杖藜行,行至山腰足暂停。游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煮茗行院供谈笑,耿耿园林晕画栏。”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曾经在此留下纷繁的足迹,唐朝宰相张九龄宋朝苏东坡文天祥、米南宫、袁枚等,都留下了赞美的诗篇。而今,“煮茗台”旧迹尚存,成为英德引以为荣的茶文化渊源的见证。

随着英德茶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英德红茶的闻名遐迩和红茶之乡名声的远播,英德茶文化当更为异彩纷呈,意蕴内涵。

英德茶区人民由一种对茶文化朦胧的感觉逐步发展到爱茶尚茶的情怀,与英德茶叶的发展和广泛宣传有极大关联。如今的英德,无论城镇抑或农村,饮茶已经蔚然成风;客来敬茶已普及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文明礼节;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已当作美德推崇;探亲访友、外出办事,茶叶成为必带的信物;芸芸众生的嗜茶者中,“饮茶养生,以茶怡性”者大有人在。因此,不足1 5万人口的英城,却有茶庄70余家,琳琅满目的茶叶品种美不胜收。这也许是英德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和特色。

英德茶区人民对茶叶确有一种不解之缘。20世纪90年代,市委、市政府为选择英德“市花”一事,发动全市人民开展讨论,最后确定“茶花”为英德市花。在市政建设中为表达对茶乡的纪念,分别把两条街道命名为茶园路和杨万里大道。前者曾是英城镇茶园所在地;后者则是为了纪念一位爱茶如命,为官清廉,写下大量有关茶叶的不朽诗篇,对英德情有独钟的南宋诗人杨万里。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德又走在全国之先,分别创办了“茶趣园”和“茶叶世界”两个旅游观光景区,使观光者在享受一种回归大自然、领略田园风光乐趣的同时,还增长了对种茶、采茶、制茶和品茶的知识。英华茶场更是匠心独具,把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歌舞与茶文化节目相互辉映,更兼有东南亚特色的小吃,使游人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享受异国风情的美食。印度尼西亚副总统看了表演都感到诧异,对归侨的后代能演出如此惟妙惟肖的印度尼西亚歌舞感到惊叹,表示非常赞赏。

中国红茶茶席《真爱时光》(www.xing528.com)

英德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引起茶叶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9月,袁学培高级农艺师应美国“中美经济技术协会”之邀,赴美参加“中华茶文化国际研讨会”,为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袁学培,1938年生,广东省东莞市人,高级农艺师。曾任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副局长、广东省茶叶学会理事,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茶叶专家委员会副会长。从事茶叶生产技术和科研工作几十年,是闻名中外的“英德红茶”创始人之一,主持的1 5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部、省、市、县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在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和审订茶叶专著4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