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丝网印刷技术及注意事项

丝网印刷技术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丝网印刷主要技术有网版、网版处理、刮刀、丝网与硅片的间隙、浆料填充、离版过程、丝网绷力等。线径越粗,网厚越厚,开口率越低,印刷厚度会降低。在开口率不变的情况下,网厚越厚,过墨量越高。因此,在涂布感光胶之前,要对丝网进行处理。如果丝网印版始终不离开硅片,就会出现浆料渗透,造成图形尺寸扩大,印刷精度下降。填充力是指驱动浆料填充丝网网孔的力,它由刮刀角度、印刷速度和压力决定。

丝网印刷技术及注意事项

丝网印刷主要技术有网版、网版处理、刮刀、丝网与硅片的间隙、浆料填充、离版过程、丝网绷力等。

1.网版

(1)网版形状。图7-27所示为网版栅线显微镜图像。网版上白色区域为不锈钢丝网,朦胧的地方为覆盖了感光胶的地方。印刷时,浆料可以从白色区域内透过,形成印刷图形。细栅线的宽度为90μm。

(2)网版参数。包括网布材质、网布目数、线径、张网角度、张力等。

978-7-111-44730-6-Part02-338.jpg

7-27 网版栅线显微镜图像

1)网布材质。可用作丝网的材质有多种,通常有金属、尼龙、聚酯、丝绸等。

① 不锈钢网布。具有网版张力大,解像性好,尺寸精度稳定的优点;但上网版张力容易下降,使用寿命短。

② 尼龙网布(锦纶网布)。具有回弹性,通墨性好;缺点是耐酸性稍差,伸长率较大,图像容易失真。

③ 涤纶网布(聚酯网布)。具有拉力伸度小,弹性强、尺寸稳定、使用时间长的优点;但过墨性稍差。

2)网布目数。这是指每平方厘米丝网所具有的网孔数目。目数越高,网孔越小,解像性越高,图像清晰;但是印刷困难。网布的目数一般为250~325目。

3)线径。其粗细决定了网厚,进而决定了过墨量。线径越粗,网厚越厚,开口率越低,印刷厚度会降低。在开口率不变的情况下,网厚越厚,过墨量越高。网版的线径一般为23~60μm。

4)张网角度。它会影响图形的解像性。使用多大张网角度,要根据浆料的粘度和印刷效果来决定。最为常用的张网角度是45°。

5)张力。网版张力越大,网布变形后的回复力就越大,网布离版越迅速,不易出现拉毛等印刷问题。但是网版张力越大,网版使用寿命越短,容易爆版。随着时间的延长,丝网中的一些线会出现崩断和抽丝现象,乳胶膜会变薄,网版张力就会下降。常用网版张力为28N左右。

2.网版的处理 丝网在制造、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其表面会粘附灰尘、油污等物,严重影响与感光胶的结合,造成丝网印片质量下降。因此,在涂布感光胶之前,要对丝网进行处理。通常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方法。

(1)物理法。用浮石和硅酮碳化物研磨成粉状,粉末颗粒在20μm以下,对丝网进行干擦,使丝网表面极化,有利于与感光胶结合。处理后用纯水将丝网清洗干净并干燥。

(2)化学法。用苯酚甲酚和磷酸类腐蚀剂对丝网表面进行处理,使丝网表面粗糙,有利于与感光胶结合。还可用苛性碱、清洗剂对丝网进行脱脂清洗。处理后用纯水将丝网清洗干净并干燥。

3.刮刀

(1)刮刀的作用。印刷过程中,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和刮刀角度,都与刮刀的硬度、耐磨损度相关。刮刀的作用如下:

1)使网版和电池片表面之间接触压力均匀。

2)刮取网版上浆料。

3)决定浆料的透过方向。(www.xing528.com)

4)调整填充力大小。

(2)刮刀性能要求

1)硬度。刮刀硬度越高,相当于印刷角度越大,网版和电池片之间接触压力的均匀性越低,填充力越小,越容易印残。刮刀硬度越低,相当于印刷角度越小,网版和电池片之间接触压力的均匀性越高,填充力越大,越容易漏浆。

2)压力。刮刀的印刷压力与印刷厚度紧密相关。压力过低,印刷厚度受到网版膜厚均匀性的影响较大,容易厚薄不均。印刷压力从最小开始逐步提高,直到印刷厚度稳定时的压力为最佳印刷压力。

(3)刮刀类型。刮刀有图7-28所示的角棱状、剑棱状和平棱状三种类型。其中,印刷效果最好的是平棱状刮刀。平棱状刮刀安装时与网版成70°,受力后会发生弯曲,变成50°。图7-29示出刮刀受力情形。

4.丝网与硅片的间隙 此间隙是由丝网印刷特点决定的。丝网印版是以丝网为版基的,丝网被绷在网框上,当丝网处在水平状态时会出现一定的垂度,印刷过程中垂度还会加大。为了使硅片在未刮印时不粘浆料,丝网印版在印前和印后不能与硅片接触。如果丝网印版始终不离开硅片,就会出现浆料渗透,造成图形尺寸扩大,印刷精度下降。所以丝网与硅片要有一定的间隙。

5.浆料填充 印刷过程中,浆料印刷到硅片上,浆料填充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图7-30示出浆料填充过程。

填充力对浆料的填充有直接影响。填充力是指驱动浆料填充丝网网孔的力,它由刮刀角度、印刷速度和压力决定。填充力可以影响印刷时印残、虚印的问题。刮刀角度越小,印刷压力越大,填充力就越大;印刷速度越快,浆料受到刮刀的力就越大,填充力也就越大。

6.离版过程 填充和离版是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的机械操作。离版有两个时期:离版缓和期、离版回复期。离版缓和期:如果网版张力过低,浆料的粘度过高,就会出现离版速度赶不上印刷速度,就会在刮刀前部产生圆弧状纹路。离版回复期:离版时速度会瞬间变得很快,浆料的粘弹性会降低。因离版后的速度几乎为零,浆料的粘弹性会上升。离版后要达到稳定期,即稳定的离版。离版稳定过程主要根据浆料的表面张力。刚离版时,浆料受丝网的交点部和开口部的影响,表面出现凹凸的状态。因为丝网厚度薄,印刷厚度也会薄,硅片对于浆料表面的引力会变大,稳定性会变差。但浆料的表面张力和浆料的粘弹性会克服这一引力,硅片的附着力和浆料的表面张力、浆料的粘弹性之间的平衡有一个过程。图7-31示出表面张力、附着力和浆料的粘弹性作用。

978-7-111-44730-6-Part02-339.jpg

7-28 刮刀类型

978-7-111-44730-6-Part02-340.jpg

7-29 刮刀受力情形

978-7-111-44730-6-Part02-341.jpg

7-30 浆料填充过程

978-7-111-44730-6-Part02-342.jpg

7-31 表面张力、附着力和浆料的粘弹性作用

7.丝网绷力(张力)丝网是绷紧在框架上的,张力太大,刮浆料时费力,容易将丝网撕破;张力太小,印刷回弹力小,达不到应有的回弹效果,容易擦糊网点和栅线。张力可以用测力仪测定。对于小型网框,只需在网版中央测一个点,中型网版可测五个点。

8.印刷效果

(1)增加膜厚。如果要增加膜厚,可采取增大刮刀压力、减小印刷速度、增大刮刀高度、增大脱离速度等措施。

(2)线条清晰。如要使线条清晰,可增大脱离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