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初钞贯印刷技术延续了宋、金、元、明纸币印刷技术

清初钞贯印刷技术延续了宋、金、元、明纸币印刷技术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没有钞贯实物存世,且相关记载亦少,很难直接研究钞贯的印刷技术。但钞贯是仿明旧制,其印刷技术也应因袭明代大明通行宝钞。由于大明通行宝钞一直印刷、使用到明中期,在清初存世量较多,钞贯采用明代纸币印刷技术应很有可能。

清初钞贯印刷技术延续了宋、金、元、明纸币印刷技术

清初于顺治八年(1651年)“仿明旧制,造为钞贯”(《清史稿·食货志》)。由于没有钞贯实物存世,且相关记载亦少,很难直接研究钞贯的印刷技术。但钞贯是仿明旧制,其印刷技术也应因袭明代大明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实物存世量较大,且有数种青铜印版存世,甚至国家博物馆还藏有铸造印版的陶范[2]上海博物馆亦有同类藏品[3],这就为探讨大明通行宝钞的制版材料、制版技术、印刷材料、印刷技术等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根据现存纸币、印版、印版陶范等实物可知,大明通行宝钞制版时,可能先雕刻木模,再翻制泥范,泥范经高温焙烧后制成陶范,再熔炼青铜合金浇铸成印版毛坯,经打磨加工成青铜印版。关于大明通行宝钞的印刷材料,根据实物观察,可知其承印物为桑皮纸,与《明史·食货志》所载“以桑穰为料”相吻合,主体图文色料为黑墨,红色官印所用色料应为传统朱砂或铅丹。印刷时,将印版固定在印刷台上,在印版上均匀涂抹黑墨,将纸覆于印版之上,用鬃刷在纸背均匀刷印。其印刷操作应与传统木雕版印刷无异。由于大明通行宝钞一直印刷、使用到明中期,在清初存世量较多,钞贯采用明代纸币印刷技术应很有可能。此外,由于清初钞贯年发行量只有128172贯470文,如果钞贯面值和大明通行宝钞一样,即有:壹贯、伍伯文、肆伯文、叁伯文、贰伯文、壹伯文及伍拾文、肆拾文、叁拾文、贰拾文、拾文11种,每种面值的钞贯印刷量并不大,也有可能直接采用木雕版印刷,与上述工艺相比,仅制版材料和技术有所不同。(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