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男装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现代男装的演变与发展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传统服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山装的裁剪和设计吸收了现代服装的特点,造型上突出了人体的线条,穿上中山装使人显得威武挺拔、庄重严肃,既可作为礼服也可作为便装,成为国内男子的主流服饰。

中国现代男装的演变与发展

一、民国时期服饰

中国男装清代以前主要是长袍、马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废除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传统服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入中国人生活。20世纪20年代,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等,都是这一时期男子的流行服饰。开始的时候传统的痕迹还比较重,后来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男子开始穿着西装,但并不排斥原来的服饰,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山装”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1.长袍、马褂 长袍、马褂依旧是民国时期法定的礼服,一般社交场合多穿此服,民国时期的马褂崇尚狭窄,一般多以黑色棉麻毛丝为质料,对襟窄袖,长至腹部,前襟钉纽扣五粒;长袍多用蓝色,一般是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两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图1-26)。民国后期,马褂越来越少,趋于淘汰(图1-27)。不过民国时期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举,穿着上半中半西、亦中亦西者大有人在。长袍、西裤、圆形礼帽、皮鞋的配套穿着是不少有身份、有地位人物的时尚装扮。

图1-26

图1-27

图1-28

2.中山装孙中山式中山装其中的一种说法起源是: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日本军服拿到亨利服装店裁缝改成“便服”,然而改后的“便服”仍有点像英国军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当时的中山装后背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七粒纽扣,上下口袋带盖并有“明裥”。与中山装配套的裤子是西裤,它是由前后分片组成,腰部有褶裥,有侧袋和后袋,裤脚外翻边。由于中山装是由孙中山先生创导并率先穿着的,故得名。它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曾被赋予革命及立国的含义,以衣服的结构寓意“礼、义、廉、耻”“以文治国”“五权分立”和“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等。封闭的衣领显示了“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中山装穿起来收腰挺胸,舒适自然。中山装夏用白色,其他季节用黑色;外观轮廓端正,线条分明,有庄重的美感(图1-28),因此,中山装兼有西装的特点,充分表现了当时国人的时代精神

3.西装 辛亥革命前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装在中国开始流行起来,其穿着者主要是官吏、留学归国的革命者、大都市的知识分子等。另外,当时口岸城市中的学生、教师、洋行和机关办事员着西装的人最多,最初的西装几乎清一色是进口货。1904年,“王兴昌记”服装店制作出第一套西装,可谓是“国产西装”,该西装款式为小驳头、下摆方里带圆,裤腿窄小,是仿制当时流行的西装样式(图1-29)。

4.学生装 学生装通常为年轻和进步青年穿着的服装款式,最初的学生装主要是清末留日学生带回的制服,形制比较简单,立领、左胸前有一个插笔袋(图1-30)。

5.袄裤 上着衫袄、下着裤,这是一般民间百姓的衣着,通常是下层人的穿着,中式裤宽大松垮、头戴瓜皮帽或罗宋帽。穿中式裤、足蹬布鞋或棉靴,俗称“短打扮”。

6.大氅 在北方地区,还流行穿大氅,即披风,穿着者多为一些军政要员(图1-31)。

图1-29

图1-30

图1-31

二、新中国男装服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服、长衫已成为明日黄花,革命装束的大流行促使红帮裁缝们用做西装的方法做中山装、人民装,干部装、列宁装成为当时服装时尚的主角。

1.改良版中山装中山装一直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着装形象,当时国家领导人无不穿着中山装。中山装的裁剪和设计吸收了现代服装的特点,造型上突出了人体的线条,穿上中山装使人显得威武挺拔、庄重严肃,既可作为礼服也可作为便装,成为国内男子的主流服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及,中山装也逐渐改良,主要的改动是将七粒扣改为五粒扣,后背取消腰带、开衩,上口袋有明裥的贴袋改为平贴袋(图1-32),另外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毛泽东主席很喜欢这种改良版的中山装,国际上又称此时期的中山装为“毛装”。中山装在新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男装款式的主角(图1-33),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山装才开始逐渐消退。

图1-32(www.xing528.com)

图1-33

2.人民装 人民装的衣身结构与中山装相同,是在改良版中山装的基础上进行系列设计,外观上去掉了四个明贴袋(图1-34)。青年人穿的军便装结构也同中山装,但去掉了中山装的四个贴袋,胸前的口袋留袋盖(图1-35)。青年装款式为单立领,左胸有一个手巾袋,下面两侧各设一个嵌线袋(图1-36)。

图1-34

图1-35

图1-36

三、改革开放至今男装服饰

1.喇叭裤 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外流行的喇叭裤悄悄地闯进了国门,并在国内掀起了一阵波澜,腰、臀、大腿包紧,膝盖以下放开呈喇叭状的裤子成为那个年代的标志,穿喇叭裤、戴蛤蟆镜、大鬓角或留长头发的年轻人成为时髦形象(图1-37)。

图1-37

图1-38

2.T恤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圆领T恤在民间兴起,T恤亦称为圆领衫、老头衫。又因为T恤上常常印有形形色色的文字或个性图案,使改款服装具有了某种“文化”的意味,因此又称为文化衫。T恤制作简单、方便、价廉,并带有一种浓郁休闲的意味而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图1-38)。

3.中式服装 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大多数农民和城市平民仍保留穿着中式衣服的习惯,到了冬季,大多数人喜欢在中式棉袄的外面穿着军便装、中山服。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逐渐崛起,变化新颖的中式服装又开始流行起来。2000年后,复古风兴起,中式服装在设计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着新式中装成为一种时尚(图1-39、图1-40)。

图1-39

图1-40

4.牛仔装、休闲装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硅谷IT”式的年轻、休闲、随意的着装风格对中国的白领阶层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牛仔裤、牛仔装、休闲鞋运动鞋)成为男性的时尚装束(图1-41~图1-43),中国服饰也步入一个多元丰富的时代。

图1-41

图1-42

图1-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