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闭锁式与非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区别

闭锁式与非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区别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的闭锁式液力变矩器主要有两种闭锁方案,如图13.4.11所示。图13.4.11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简图和原始特性曲线必须指出,液力变矩器闭锁后转入机械传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失去了液力传动的各种优良性能。因此,运输车辆一般仅在良好路面高挡行驶时闭锁变矩器。

闭锁式与非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区别

根据液力变矩器中是否存在着将泵轮B和涡轮T闭锁成一体旋转的机构和工况,将液力变矩器分为闭锁式和非闭锁式两种。由于单级三叶轮液力变矩器的效率特性曲线η=f(i)具有抛物线的形状,最高效率ηmax点仅存在于一个特殊工况i*时,因此不能认为是理想的。如果说在低速比情况下,由于变矩比K增大,因而改善了车辆的牵引性能,对效率η变低是可以容忍的话,那么高速比情况下,效率η变低则是特别不希望的。

采用转入耦合器工况或将泵轮和涡轮闭锁的方法,都可以提高在高速比下的效率值。其中,闭锁式液力变矩器是在一定工况下,采用闭锁机构,将泵轮和涡轮闭锁成一体。

现有的闭锁式液力变矩器主要有两种闭锁方案,如图13.4.11所示。

第一种方案如图13.4.11(a)所示。此方案中,泵轮B与发动机轴相连,涡轮T与输出轴相连,导轮D则通过单向联轴器支撑在固定的壳体上。在低转速比时,单向联轴器楔紧,导轮固定不动,为液力变矩器工况。进入耦合器工况后,单向联轴器M使导轮与壳体分开,导轮则自由旋转,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和涡轮用片式摩擦离合器闭锁。由于存在一定的机械损失,其效率接近于1,但小于1。其中,闭锁控制点的设定应考虑变矩器的速比工况,应在i≥iM工况选择合适的闭锁点,否则泵轮B和涡轮T一体旋转时,内部静止的导轮会造成效率的下降。(www.xing528.com)

第二种方案如图13.4.11(b)所示。闭锁离合器C2接合,C1分开时为液力传动,发动机的功率经离合器C2传至泵轮,涡轮通过单向联轴器M与输出轴相连;当闭锁离合器C1接合、C2分离时方案转为直接的机械传动,此时发动机的功率直接传至输出轴,液力变矩器的各个叶轮均停止不转,其中泵轮由于摩擦离合器C2分离而脱开,涡轮由于单向联轴器M而脱开,因而大大减小了机械损失,效率较接近1。

图13.4.11 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简图和原始特性曲线

必须指出,液力变矩器闭锁后转入机械传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失去了液力传动的各种优良性能。因此,运输车辆一般仅在良好路面高挡行驶时闭锁变矩器。有时为实现车辆拖车起动发动机以及下长坡利用发动机制动的工况,也可以采用可操纵的闭锁离合器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