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钢件浇注操作要点优化

铸钢件浇注操作要点优化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④待浇件附近地面积水,铸型进水时,不得浇注,以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安全员必须在现场监护,并严格控制浇注场地的人数。6)盛钢桶铸口直径,按同炉浇注的最大件的要求确定。12)为保证浇注过程中不出现铸件欠浇的质量事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都要用钢钎探测盛钢桶中剩余钢液量。13)一包钢液浇注多箱铸件时,为保证后浇的铸件全流浇注,浇注工必须准备烧氧工具,需要时及时吹烧浇注口。

铸钢件浇注操作要点优化

1.中、小型铸钢件的浇注要点(见表6-11)

表6-11 中、小型铸钢件的浇注要点

978-7-111-36502-0-Chapter06-13.jpg

2.重型铸钢件的浇注要点

1)浇注前,必须检查待浇铸型周围的环境情况。

①地坑造型铸型的分型面不应高出地坑上平面,若高出地坑平面,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例如,挡压铁后填背砂并舂实、吹硬),以防浇注时跑火。

②地坑件(包括水泥坑件)任何一侧或多侧,浇注前不得挖坑,且四周的地坑平面应高于待浇铸型的分型面,否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将坑填砂后舂实,再压上足够重的压铁,以防浇注时跑火)。

③相邻的两地坑件(包括水泥坑件),在待浇件浇注前,已浇件不得拔出地坑,以免破坏待浇件铸型,或浇注时跑火。

④待浇件附近地面积水,铸型进水时,不得浇注,以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2)浇注前半小时,再抽一次型腔、浇道内的浮砂,并检查压铁是否背好,浇口杯是否符合要求,以及需要预热型腔的预热情况等。

3)浇注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在浇注前要了解本炉的材质、铸件的毛重、浇注钢液量、冒口浇注高度、铸型数量和压铁重量及分布情况等。特大件及重要件浇注前应经过讨论,确定浇注方案,浇注时,由专人按决议指挥浇注。安全员必须在现场监护,并严格控制浇注场地的人数。

4)视现场的砂型位置、直浇道情况和盛钢桶大小,搭出合适的浇注台,浇注台高度超过1.5m时,要有上下梯子,并保证道路畅通,如遇紧急情况,浇注工能迅速离开现场,确保安全生产。

5)浇注人员应准备铁锹2~3把,准备足够量的背砂、覆盖剂等,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6)盛钢桶铸口直径,按同炉浇注的最大件的要求确定。浇注顺序原则:重量大的件先浇,重量小的件后浇;双直浇道的铸型先浇,单直浇道的铸型后浇。先浇注,后补浇;并根据浇注铸型数量的多少,大件冒口可适当欠浇的高度为50mm左右,浇完其他铸型后,有剩余钢液再将欠浇的冒口补浇到工艺要求的高度;若无剩余钢液,欠浇的冒口覆盖剂的加入量应增加一倍。(www.xing528.com)

7)浇注前,需测量钢液温度,浇注温度按工艺规定的浇注温度执行。

8)浇注开始时缓慢浇注,随后全速浇注,钢液上升到明冒口后减速浇注,并立即加入覆盖剂。放暗冒口的铸件、高锰钢铸件,浇满铸型后,在浇口上再点浇1~3次,浇注完后,再加1~2次保温覆盖剂,并保证冒口不露红。

9)开始浇注时要立即引气。

10)浇注结束后,在砂箱上(或盖芯上)写明浇注时间和保温时间。

11)重量>500kg的合金钢铸件、试制件或关键件,在冒口内插上炉号。每炉钢液都要浇注试棒。

12)为保证浇注过程中不出现铸件欠浇的质量事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都要用钢钎探测盛钢桶中剩余钢液量。

①每包钢液浇注铸件数量≥3箱时,第3箱浇注前应探测。

②每包钢液浇注铸件数量≥2箱时,若钢液浇出量>80%再浇时,要进行探测。

13)一包钢液浇注多箱铸件时,为保证后浇的铸件全流浇注,浇注工必须准备烧氧工具,需要时及时吹烧浇注口。

14)多炉(多个盛钢桶)合浇大型铸钢件时,要协调好各台炉子的出钢顺序、桥式起重机的分布、盛钢桶的位置、浇注顺序等,一般要求开浇时各铸口能同时打开进行浇注。当需要钢液补浇冒口时,补浇冒口钢液的浇注温度,应比合浇钢液的浇注温度高30~50℃。

15)浇注时应有专人监控,防止炉渣进入型腔。

16)浇注过程如发生从铸型中漏出钢液(跑火),一方面采取措施堵住,另一方面细流慢浇,切不可断流,以免铸钢件产生冷隔缺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