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设计:反视镜翻盖遮阳板二次顶出机构

创新设计:反视镜翻盖遮阳板二次顶出机构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本章范例16至范例19这4副模具的对比可以看出,在结构类型和设计原理上,这几副模具几乎相同,均是因为内滑块机构而使用二次顶出。从客观上来看,使用二次顶出看似势在必行,顺理成章,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可不用二次顶出同样能够实现正常出模。

创新设计:反视镜翻盖遮阳板二次顶出机构

此例产品是一款汽车遮阳板反视镜翻盖,如图7-61所示。产品两端圆圈内所示为转轴支架,此支架由两条筋组成,在两条筋的中间有一个转轴孔。转轴孔看似简单,使用普通的斜顶机构即可成型,但是,经仔细分析后会发现,斜顶机构根本无法使用。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两条筋的距离较近,如果使用两个斜顶分别向两个方向抽芯,两个斜顶可能会互相干涉,若不干涉,向外的斜顶由于距离产品侧壁太近,根本没有空间做斜顶,所以,两个孔只能由一个抽芯机构向产品内侧抽芯;二是两个斜顶既然无法使用,那么如果使用一个斜顶向产品内部抽芯,由于两条筋的中间有一段空档,在模具上此空档为实心钢铁,使用斜顶根本无法顶出,因此,唯一的方法是使用内滑块机构。为了实现内滑块抽芯和产品的同步顶出,本例使用了二次顶出机构,第一次顶出是为了推开B板,抽出内滑块,第二次顶出是为了让顶针顶出产品和流道。详细结构如图7-62所示。

978-7-111-28612-7-Chapter07-75.jpg

图 7-61(www.xing528.com)

图7-63为此例的内滑块机构。锁紧块和滑块之间使用T形槽连接导滑,一个锁紧块同时控制两个滑块的动作,不仅负责滑块的抽芯和复位,还直接参与产品的成型。这种巧妙的设计理念值得借鉴。

通过本章范例16至范例19这4副模具的对比可以看出,在结构类型和设计原理上,这几副模具几乎相同,均是因为内滑块机构而使用二次顶出。从客观上来看,使用二次顶出看似势在必行,顺理成章,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后发现,可不用二次顶出同样能够实现正常出模。比如在A、B板之间增加几个尼龙开闭器,然后在B板和托板之间再增加几个弹簧,则完全可以不需二次顶出,结构要简单很多,动作也更加可靠,第四章的范例11即为很好的例证。当然,这几副模具并非结构上有问题,几条路均可到达终点,不过有些路稍远些而已。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见识才能更好地去应对不同的设计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