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效率——制冷领域中的吸收技术

提高效率——制冷领域中的吸收技术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3-16为氨水吸收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图。图13-16吸收制冷原理图图13-16流程说明:吸收器中的浓氨水由溶液泵升压后送入氨气发生器。发生器中残余的稀氨水通过减压阀减压后,送入吸收器进行喷淋,稀氨水在喷淋过程中吸收从蒸发器引来的低压氨蒸气而成为浓氨水,如此完成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的优点是设备简单,造价低廉,缺点是热能利用系数较小。

提高效率——制冷领域中的吸收技术

吸收制冷(absorption refrigeration)的特点也是直接利用热能制冷,且所需热源温度较低,可以充分利用低温热能,如工厂里的低压蒸汽、热水、烟道气以及某些工艺气体余热等低品位热能,也可以直接利用燃料热能,还可以利用太阳的辐射热,这对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气排放和温室气体效应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吸收制冷是通过吸收(吸收器)和精馏装置(发生器)来完成循环过程的,采用溶液作为工质,如氨水溶液或溴化锂溶液。前者称为氨吸收制冷,通常用于低温系统,使用温度最低可达208K(-65℃),一般为228K(-45℃)以上;后者称为溴化锂吸收制冷,用于大型中央空气调节系统,使用温度不低于273K(0℃),一般在278K(5℃)以上。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溶质(制冷剂)在溶剂(吸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例如,氨吸收制冷所用的工质为氨水溶液,其中氨易挥发、汽化潜热大,用作制冷剂;水挥发小,用作吸收剂,利用制冷剂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蒸发压力)下被吸收以及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下挥发起到压缩机的作用,再经过冷凝、节流、低温蒸发,达到制冷的目的。图13-16为氨水吸收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图。

图13-16 吸收制冷原理图

图13-16流程说明:吸收器中的浓氨水由溶液泵(又称氨水泵)升压后送入氨气发生器。浓氨水在发生器内被加热,产生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的氨气,氨气进入冷凝器并被凝结为液态氨。液氨经过膨胀节流阀,降温降压后进入蒸发器,从通过蒸发器的冷冻水(又称载冷剂)中吸热蒸发,而冷冻水送入空调系统作为冷源介质使用。发生器中残余的稀氨水通过减压阀减压后,送入吸收器进行喷淋,稀氨水在喷淋过程中吸收从蒸发器引来的低压氨蒸气而成为浓氨水,如此完成制冷循环。由于稀氨水对低压的氨气吸收是放热反应,为了使吸收过程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需要不断地从吸收器内排出热量。

如同蒸汽喷射制冷一样,吸收制冷循环的效率用热能利用系数表示:(www.xing528.com)

式中,QL制冷量,kJ·h-1;QH为发生器消耗的热量,kJ·h-1

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的优点是设备简单,造价低廉,缺点是热能利用系数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