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动控制系统中的气动直推技术:执行元件为气缸

气动控制系统中的气动直推技术:执行元件为气缸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气动直推系统气动直推系统的执行元件是安装在轴承座上的气缸。

气动控制系统中的气动直推技术:执行元件为气缸

1.气动拨叉系统

该系统用气缸直接控制拨叉,如图4-2-13所示。广泛应用于400kN~10MN摩擦螺旋压力机上。气缸换向用电磁阀,由按钮或脚踏开关控制。采用这种系统的螺旋压力机,制动器往往也是气动的。因此,不仅操纵省力,而且可与制动器联锁。如果配置了能量监测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压力机便可按照预选的程序进行锻造,是比较完善的操作系统。该系统仍采用串联弹簧对中,校正摩擦盘偏离的能力仍不理想。

2.气动直推系统

气动直推系统的执行元件是安装在轴承座上的气缸。图4-2-14所示是J53-1600型摩擦螺旋压力机的气缸结构。活塞3推动顶杆4,再通过推力轴承带动横轴7向左移动使右摩擦盘压紧飞轮。压紧力的大小取决于活塞面积和气体压强。换向时另一侧气缸工作。复位弹簧5具有一定初压力,迫使复位板6靠紧轴承座,这时横轴处于中立位置,两个摩擦盘均与飞轮保持适当间隙。当一个气缸工作时,另一个气缸内的复位弹簧受到进一步压缩,因而产生较大的复位力,此力不受另一个缸内的弹簧力的影响。例如,右缸工作时,横轴向左移动,顶杆大端与复位板6之间产生间隙,复位弹簧5被封闭在右缸内而不影响左缸复位。当复位至消除上述间隙后,两缸都以弹簧初始压力迫使横轴处于中位。横轴一旦偏离,不论偏向哪一边,都会遇到比弹簧初始压力更大的力使其恢复偏离。这种工况称为单弹簧强制对中(复位),复位力特性好,防止偏离能力强,从结构上保证了对中的可靠性

978-7-111-42353-9-Part04-75.jpg

4-2-12 手动控制系统

a)手动控制 b)液压节力器控制

978-7-111-42353-9-Part04-76.jpg

4-2-13 气动控制系统

1—复位弹簧 2—气缸 3—拨叉 4—滑环 5—摩擦盘 6—横轴

978-7-111-42353-9-Part04-77.jpg

4-2-14 气动直推系统的气缸结构

1—轴承座 2—气缸 3—活塞 4—顶杆 5—复位弹簧 6—复位板 7—横轴(www.xing528.com)

用于芯轴的控制缸见图4-2-8和图4-2-9。其特点是两个缸各控制一个摩擦盘,需要接合时气缸进气,排气时弹簧使活塞复位,摩擦盘靠自身的惯性自动甩开一定间隙,其大小取决于活塞的初始位置。活塞的初始位置由手轮调节,调好后上方的弹簧卡板卡在手轮边缘的槽中使活塞定位

3.气动强制对中系统

气动直推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复位和对中的可靠性问题。对于重型摩擦螺旋压力机,随着横轴部件质量增加,所需复位力加大,必须增大弹簧尺寸,引起控制缸尺寸增大。为了减小控制缸尺寸,J53—2500型摩擦螺旋压力机采用了气动强制对中,工作可靠。系统原理和控制缸结构如图4-2-15和图4-2-16所示。结构特点是在控制缸内增加了一个复位活塞2(见图4-2-16)。工作过程如下(见图4-2-15):两阀均不得电时,C、B两腔常通压缩空气,活塞C、B迫使横轴处于中位。工作时1阀得电,B腔排气,D腔进气,将横轴推向左边,右摩擦盘压紧飞轮,产生向下加速行程。当飞轮的动能达到选定值时,1阀失电,B腔立即得气,迫使横轴复位。反之2阀得电,产生回程。当达到开始制动位置时,2阀失电,C腔迫使横轴立即复位。

978-7-111-42353-9-Part04-78.jpg

4-2-15 气动强制对中系统原理

气动强制对中系统有如下优点:

(1)气缸尺寸较小 由于1阀得电右盘接合时,B腔处于排气状态,D缸只需提供压紧力,不受B活塞上的阻力影响。因此,比直推系统的气缸尺寸小。

(2)复位对中可靠 在复位尚未到位时,复位活塞能以活塞上的全部压力使其复位,复位力大。横轴无论向哪一方偏离,都会遇到同样大的阻力,此力与偏离量的大小无关。因此,这种结构复位和对中都十分可靠。

978-7-111-42353-9-Part04-79.jpg

4-2-16 气动强制对中的气缸结构

1—横轴 2—复位活塞 3—操作活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