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艺分析:加工M30×1.5螺纹的镗孔大径尺寸优化策略

工艺分析:加工M30×1.5螺纹的镗孔大径尺寸优化策略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求加工的螺纹大径尺寸为M30×1.5mm,镗孔的大小应该是公称直径减去螺距,即30mm-1.5mm=28.5mm;若是按理论来算镗孔应该镗刀28,但是确实有点小了,实际上应该28.05(理论的)+0.39=28.35mm也是理论的。由于要求加工的螺纹大径尺寸为M30×1.5mm,查上表5-7可知分四次切削,第一次切削背吃刀量直径值为0.9mm,则半径值就为28.9mm;第二次切削背吃刀量为0.6mm,此时直径为29.5mm;第三次切削背吃刀量为0.4mm,此时直径为29.9mm;第四次切削深度0.16mm,此时直径为30.04mm。

工艺分析:加工M30×1.5螺纹的镗孔大径尺寸优化策略

1.加工难点分析

螺纹加工属于成型加工,为了保证螺纹的导程,加工时主轴旋转一周,车刀进给量必须等于螺纹的导程,进给量较大,因此螺纹牙型往往不是一次加工而成,需要多次进行切削加工。如果要提高螺纹的表面质量,可增加几次光整加工。

要求加工的螺纹大径尺寸为M30×1.5mm,镗孔的大小应该是公称直径减去螺距,即30mm-1.5mm=28.5mm;若是按理论来算镗孔应该镗刀28,但是确实有点小了,实际上应该28.05(理论的)+0.39(左右牙配合间隙(刀具刀尖也不是绝对尖的,也有点误差的))=28.35mm也是理论的。不过在经验上最好还是28.5mm(螺纹旋入轻松些),因此理论值只是依据。

由于要求加工的螺纹大径尺寸为M30×1.5mm,查上表5-7可知分四次切削,第一次切削背吃刀量直径值为0.9mm,则半径值就为28.9mm;第二次切削背吃刀量为0.6mm,此时直径为29.5mm;第三次切削背吃刀量为0.4mm,此时直径为29.9mm;第四次切削深度0.16mm,此时直径为30.04mm。最后再继续光刀一次。

2.分析加工方案

(1)装夹方案 考虑到两个零件都需要加工内、外表面,要进行二次安装。首先使用自定心卡盘夹持工件的毛坯外圆,加工外圆和内孔,然后再加工件的左端外圆。

(2)位置点

1)换刀点:零件原点设置在零件右端面,为了防止换刀时刀具与零件或尾架相碰,换刀点可设置在(X100,Z100)。

2)起刀点:由于加工内孔,为了减少循环加工的次数,工件的外圆起刀点可设置在(X52,Z2)的位置,内轮廓可设置在(X25,Z2)。

(3)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1)手动精车工件右端面。(www.xing528.com)

2)粗、精车工件右端外轮廓。

3)粗、精车工件右端内轮廓。

4)切退刀槽控制4mm槽宽、槽底直径24mm至尺寸要求。

5)粗、精车螺纹M30×1.5-6H至尺寸要求。

6)手动精车工件左端面。

7)粗、精车工件左端外轮廓。

3.选择刀具与切削用量

刀具与切削用量如表6-7所示。

表6-7 刀具与切削用量

978-7-111-33818-5-Chapter06-22.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