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河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长期存在

黑河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长期存在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河流域水资源紧缺、中下游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导致黑河流域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对黑河中下游这类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缺水地区,农业挤占生态用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给黑河水资源科学、合理、适度的利用和流域生态保护带来很大困难和挑战。

黑河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长期存在

黑河用水历来矛盾尖锐,古代借助强大的军事压力来实现均水,上下游、左右岸用水矛盾异常尖锐,直到2000年才实现干流水量的统一调度,黑河用水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流域内水资源短缺,加之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将长期存在,既要充分认识黑河治理、水量调度与流域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要充分估计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黑河流域主要依靠地表水资源,但是占流域面积7%的祁连山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主要来水区,径流量占全河天然水量的88.0%,占流域面积93%的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基本不产生地表径流,因此黑河流域水资源先天不足。

黑河中下游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近年来农业扶持政策和粮价上涨,农民种地增收的积极性和愿望较高。黑河中下游地区开荒种地的现象比较普遍。据2010年卫星遥感分析,中游地区耕地面积是520.46万亩;1999年《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采用的耕地面积是390.87万亩;而2000年遥感耕地面积是468.73万亩。根据卫星遥感分析,黑河沿岸灌区(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2010年比2000年实际增加耕地面积25.19万亩;下游地区2010年比2000年实际增加耕地面积3.14万亩。中下游地区开荒种田,加剧了用水矛盾,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中游部分生态林因缺水而濒临死亡,生态修复进程被严重制约。(www.xing528.com)

黑河流域水资源紧缺、中下游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导致黑河流域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对黑河中下游这类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缺水地区,农业挤占生态用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给黑河水资源科学、合理、适度的利用和流域生态保护带来很大困难和挑战。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留足生态环境用水,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退耕还水、还林、还草,构筑天蓝、水美、草绿的流域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